[合氣道漫談之13]

               拾參、武田惚角再次來訪

            那時惚角先生也來到東京,由於下條小三郎住在新宿的十二社,有
        時候惚角先生會去拜訪下條小三郎,這段時間惚角先生也屢次造訪盛平
        ,但盛平似乎很不想跟他的老師惚角先生踫面,常常在經過下條家者,
        順便跟下條小三郎說:「明天也不在。」

            唯一例外的是,在昭和 6 年 (1931 年 )的 3 到 4 月時,盛平 48
        歲、惚角先生 71 歲,植芝盛平在皇武館接受武田惚角的御信用手法 84
        條的指導長達半個多月。

            在皇武館道場正面的神棚旁,本來裝著盛平的大東流合氣柔術門人
        証書,但不久就被取下來。自此之後,師徒二人就相行漸遠,盛平逐漸
        興起脫離武田大東流合氣柔術,而自行另創門派之念。

                拾肆、叛離恩師武田惚角

            昭和8年(1933年),盛平另一位學生望月稔,在向惚角先生學習了
        三年的大東流武術之後在這一年獲得惚角贈送二卷「日本傳柔術技法」
        而在自己的故鄉靜岡的養正館道場掛出了「大東流合氣柔術指南」的招
        牌。在這件事的剌激下,盛平興起了自己應該用「大東流植芝派柔術」
        的名稱來獨樹一格。雖然此時盛平已有了可以成立新流派武道的有力支
        持者和眾多的學生等基礎,但是對於是否要離開大東流的決定,卻是十
        分苦惱。

            昭和 9 年 (1934  年 ),盛平 51 歲,在大阪指導以久琢磨為首的
        朝日新聞同仁學習武術,當時盛平並沒有標榜自己的武術流派,當時朝
        日新聞同仁共十多名跟著盛平一共學了三年的武術。久琢磨還協助盛平
        拍攝一卷名為「武道」的帶子,這是最早記錄著盛平的武技的影帶,以
        後想看到盛平的武技,所能找到最早的帶子就是這一卷。

            當時因為盛平是指導朝日新聞社的人員,所以常自稱自己的武術為
        旭流,由於久琢磨想整理從盛平那兒學的柔術技法,於是想出了「大日
        本旭流柔術」的名稱,但是後來盛平老師惚角的出現,這個名稱就變的
        沒有意義了。

            昭和 11 年 (1936  年 ),76 歲的惚角先生突然來到大阪,並對久
        琢磨表示自己就是盛平的武術老師,而且是大東流合氣柔術的開宗之主
        ,久琢磨起先當然不信,於是親身向惚角請教,沒有想到一下子就被惚
        角以高超的技巧制服在地上。久琢磨這才相信惚角真的是盛平的老師
        馬上通知盛平知,結果盛平知道這個消息,便帶著弟子匆匆的離開了大
        阪,不與老師惚角見面,此後師徒二人就沒有再來往了。

            而久琢磨就繼續跟惚角學習大東流技法,在三年後,昭和   14  年
        (1993  年 )3 月,惚角給予久琢磨大東流的免許皆傳的資格,並給予唯
        一最高的金箔証書為証。上面寫著:

                皆傳之事
        百十八裡表、合氣之術  裡表五拾參條
        秘傳奧儀  參拾陸條裡表  大東流秘傳二刀流合氣秘傳
        御信用之手  八拾四條裡表、解釋總傳之事  四百七拾七
        皆傳之事  八拾八條
        大東流合氣柔術皆傳之事  熱心不淺稽古無懈怠(中略)
            昭和十四年二月吉日
                大東流合氣柔術總務長
                      武田惚角源正義
        大阪朝日新聞社庶務部長
        高知縣士族
                久琢磨殿

            此事可以推測惚角對於愛徒盛平的脫離感到傷心,於是乎把大東流
        的希望寄托於在朝日新聞社服務的久琢磨,並且懇請久琢磨要將這本武
        道原封不動地傳予後世。

            盛平為何會一聽到惚角先生到大阪的消息,就急忙的離開大阪了。
        末學認為這是一個往後值得探討的問題,後人對此有許多推論,但總括
        起來,最主要是盛平想獨立門戶。但是什麼原因使盛平想自立門戶呢?
        最主要原因可能下面這些。

            首先是信仰的方面,盛平對大本教很有信心,除了在內宅的正廳祭
        祀諸神外,並在每天早上誦讀祈禱文。盛平曾對弟子們強調自己的技法
        明明屬於大東流,卻不能遵從宗師惚角的旨趣,以及關於自己變強的原
        因是由於信仰大本教的緣故等。因此,盛平常要求弟子們閱讀以「靈界
        物語」為首的大本教教典,並在共同的道路上一起修練宗教行法的一切
        。
            相反的,惚角的大東流技法,卻有很深的日本古神道思想,這跟惚
        角老師是保科近真是神社官司,而惚角本身也是神官家庭出身,本身也
        學過日本秘教有關。相對於大本教,古神道是一種比較舊式的信仰,古
        神道本身也非常複雜,內容包含日本傳統信仰、中國陰陽家的思想、以
        及日本秘教。所以目前某些大東流合氣道流派,除了合氣道技法之外
        ,還要學習如道家的周天法氣功,以及秘教的阿字觀等充準神道教思想
        的修行。甚至最常被解釋為如牽牛花般的合氣道手刀的姿式,也被稱為
        密教的鎮魂手印  (末學常有一個錯覺,覺得合氣道手刀的姿勢跟八卦掌
        的掌形很相似,也許是二者都常做內外旋轉的動作有關  )。這對盛平的
        信仰而言,不可不謂是一大衝突。

            其次,在經過黃金體驗洗禮的盛平,認清武道不是以破壞為目的,
        不是以武技決定勝負,與人相爭的武術,而是要克制自己心中的「爭心
       」才是真正的武道;更進一步要來表武道是神之愛,使大家能健康長壽
        和平共存的技法。盛平認為合氣道的精神應是把自己溶入宇宙中,跟宇
        宙天地合而為一,達到「宇宙即我,我即宇宙的目標」,如此在任何情
        情下都是絕對不敗的。不,應該說,如果達到這種天人合一,超越勝負
        之心,對這種人而言,並沒有所謂的敵人的存在。

            因此原本在大東流中許多激烈的動作,如扭曲關節的動作,被簡化
        為壓制關節的動作;以拳頭打擊命門要害的手法,倒法也被改成更柔和
        的動作,而將合氣道的重點全都放在呼吸摔及合氣摔上。其中呼吸摔是
        利用移動和呼吸力的作用作出投擲摔倒對方的技法,要做到此一技法,
        必須順利誘導對方的呼吸力,保持自身不變的姿勢,再配合心的動向方
        能順利使出。

            這個可以從目前大東流的技法、鹽田剛三的養神館技法與目前植芝
        吉祥丸的技法可比較出來。例如以一教正面技法,目前合氣道是直接做
        壓制的動作,然後再將對手控制在地上。而大東流在做一教技法時,當
        把對手做出壓制之後,會再用腳踢對手的側腹,然後再將對手控在地上
        。另外大東流施展四方摔時,有時還會用靠近對手的腳,做出類似柔道
        大外割的技法,摔倒對手。

            由於武田惚角先生為了貫徹武術實戰實用性,並防備對手的反擊,
        嚴格要求門從在使用各種技法時,必須握拳使用打擊技。這個特點可以
        在盛平在皇武館時期於野間道場所拍攝的照片看出,另外在二次大戰前
        跟盛平學習的的鹽田剛三先生的技法也可以看出來。以單手抓反手摔為
        例,目前合氣道在做外迴轉引導對手之後隨即做出反手摔;而養神館則  
        是做完外迴轉之後,先用握拳打擊對手的面部之後才做反手摔動作。

            而合氣摔在合氣道中是奧義的一種動的極技,只誘導對方之氣,以
        移動就可以破壞對方的姿勢而摔倒對手。好像中國武學中所謂以無招勝
        有招的方式,招式再多也會有窮盡的時候,但無招就好似雁過寒潭,風
        過疏竹一般,沒有窮盡的。寫的這裡,不禁想到意拳、還有太極拳走的
        似乎也這條路,所練習就是這一套拳,重要是去培養那種勁道及意念,
        還有其他一些相關武學因素。

            盛平在那些原因之下,加上他已有成為開宗立派的本錢,於是乎他
        的心就逐漸離開大東流了






[合氣道漫談之14]
            常常聽到許多人談起某種拳法或是武術很強,或是只要學了某種拳
        法或是必殺技就會很強,末學認為這些人可能中了電玩格鬥遊戲的毒,
        犯了某些武學上的錯誤。某些拳法或是必殺技的確是很強沒有錯,但是
        先決條件也要人才能使出這些技法才行;使出這些技法時,施技人本身
        有沒有那種功力能施展出這種技法的威力?而這技法是否能順利擊中對
        手?而且有沒有擊中正確的目標?這種拳法的勁道能否順利從身體發出
        來貫穿對手?這些因素都被忽略了。所以若是沒有功力,再利害的必殺
        技,就像是沒有學過武術的小孩使出猛處硬爬山也無法打倒大人;有一
        拳可發出五百磅的拳力,打不到對手也是無用處。

            再則,要打敗對手也不是單純把某一項技法或某一門拳術學好就行
        了,其他要學習的事情太多了。孫子兵法不是有「不戰而屈人之兵」;
        「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兵者,詭道也」的說法嗎?跟對手比試時
        ,在比試前的準備工作、比武時的地理位置、時間、雙方的距離、攻擊
        防備的有效率多少?雙手出手的節奏感,對手的弱點、雙方的士氣與體
        力、心理戰等虛虛實實的計謀,及個人意志等都是決勝的關鍵,這些因
        素也是常常被忽略的。難怪從前日本學武的人常自稱自己是兵法家,各
        位不妨有空看看孫子兵法或是宮本武藏的五輪書,相信會有另一種領悟
        。
            另外尚有二個現象也常被忽略,末學冒著捅馬窩蜂的危險在這裡順
        便提出。第一、目前世界上最多人學的格鬥技武術是什麼?末學想大約
        是拳擊、空手道、跆拳道、柔道、擊劍、劍擊、合氣道、摔跤等可以公
        開比 賽的競賽的項目吧?諸位有沒有發現,這些項目,目前都有朝運動
        體育方式發展的趨勢。

            第二、目前國術中最多人學的門派是什麼?末私下認為,可能是太
        極拳及五行通背拳的外丹功學習的人口最多了,為何會如此呢?諸位同
        道前輩若不健忘的話,目前國內不是有秘宗門的吳三洙先生,當年吳先
        生擊敗美國的警察武術教練之後全國聞名,可是往後的日子吳先生卻過
        不是很好,甚至有時吃不好,因為沒有多少國人肯吃苦跟他學習;後來
        吳先生出來教授秘宗拳中一些簡單的氣功,結果反而財滾滾而來,從學
        者門庭若市。這個現象代表什意義?

            末學大膽包天的下結論,自槍炮火器發達之後,武術比起從前必須
        以武術保國防身的環境相形之下變的不是那麼重要,除了特殊目的如軍
        人,以武術為職業的人之外,也少有人肯下多年精力時間下苦功去習武
        ,一般人若是每天抽出一小時持續的練習武術達數年以上,在現代社會
        而言已經是很不簡單了。隨著醫藥的發達,人的壽命逐漸加長,「人生
        七十古來稀」在目前已漸不存在,活到七八十歲以上的人是很多,各國
        都進入所請高齡化的社會。
            武術對於現代人的意義逐漸從搏鬥決生死,保家衛國變成體育健身
        ,維持健康身心為目的,甚至藉著學習武道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對不同年齡的人都是很重要;而武道的精神,也是往增進個人精神上
        的修養,精神層面的提升上走。目前世界上一般人所要的,就是希望身
        體健康、壽命能延長,而且不但要長壽,還要看起來不會老;就算年紀
        大了,男人還要很行,女人還要跟女兒看起來像姊妹。另外大部的人物
        質需求是滿足了,但是精神卻是十分空虛,自殺率的提高可以看出這個
        問題是日漸嚴重;以國家而言,武術競賽也是國力強弱的象徵,君不見
        各國都想盡辦法在奧運、亞運上想拿下更多金牌,為難道只是那小小的
        一面不是黃金做的金牌?末學認為未來如果武道能往世人這方面的需求
        前進,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武術就能長期流傳下去,也會有許多人持續
        學習研究;若是沒有順著這個潮流走,認清現實的環境,就是再強的武
        學也可能為時代洪流所淹沒,找不到傳承者,最後也許只能孤芳自賞,
        或是保存在電玩快打裡面而已。

                拾伍、告別大東流

            盛平雖然對脫離大東流仍有疑慮,但隨著時光的運行,他的教位也
        愈來愈穩固。而大本教的二次被日本政府鎮壓事件 (分別發生於大正 10
        年 --1921 年及昭和 10 年 --1935  年 ),盛平都接受周遭人的建議,
        對大本教採取疏遠的策略,因而沒有受到波及。並且還好學不倦的學習
        他派武術,來更一進的改良合氣道使其更完美,所以在昭和 11年 (1936
        年)學鹿島的神刀流劍術。

            而對於自己武道的名稱,也經歷了「合氣武術」、「皇武」、「皇
        武道」等許多名稱,直到昭和11年(1936年)盛平53歲那年,才定名為「
        合氣武道」,但在大平洋戰爭時的昭和 17 年 (1942 年 ),軍方為了方
        便宣讀而稱之為「合氣道」,而這個名稱就一直延到現在。

            昭和 15 年 (1940 年 ),財團法人皇武會被政府獲淮成立,除了在
        東京設立本部道場之外,盛平另外在茨城縣西茨城郡岩間町設立合氣道
        野外道場。盛平認為一旦設立道場,為了經營道場,便無法專心於武道
        研究,如此會影響技術。」於是就隱居於此教專心修行武道,一直到二
        次大戰結束後仍滯留在岩間這個地方。

            二次大戰爆發後,盛平一直在岩間一帶修行,一方面培育合氣道人
        才,而他的恩師武田惚角在昭和 18 年 (1943 年 )以 83 歲的高齡客死
        於北海道青森縣結束了其充滿傳奇的一生,而植芝盛平與大東流的關係
        就此正式結束,在戰爭結束後,和合氣道一同進入新的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