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6 Tue 2009 18:48
[ 目錄 ]
- Jul 26 Sat 2025 11:18
[山林北怪在日本] 武道小物
[日本特派記者山林北怪桑 在日本綜合報導]
記者為了減輕上飛機行李重量,以及不讓太多日幣離我而去,選擇購買『 B級紀念品』─ 意即價格便宜且C/P 又高的武道紀念品!這樣有特色又重量輕的紀念品,其實在日本的東京各名勝古蹟或是景點,你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相信我,我買來送家人朋友的,大多在機場買,跑了很多地方ㄉ紀念品店你可能都不想買,關於機場買紀念品有朋友給我看的網頁,是關於日本機場的紀念品店(http://choyce.pixnet.net/blog/post/48564588)
【東京‧原宿明治神宮紀念品部】
※ 末代武士的頭盔道具鑰匙圈,送給家人
【東京‧成田機場】
我在過海關後看到許多紀念品店,他們都算準商機 ─ 一些回國或是轉機的人,很多人忘了買紀念品,有的要消耗沒用完的日幣。記者在日本採訪許久,有寬裕時間和很多地方可選擇買紀念品,只是一來一直怕回台灣行李超重,二來機場商店真的選擇超多樣,武術相關紀念品也跟著多,日本當地一些紀念品店,其實看上眼的武術相關紀念品很少。
《居合刀耳扒子》
橘右京的居合刀耳扒子,好像在網頁介紹這家買的耶,不過不確定,反正這家旁邊有一堆這種店就對了,有想買小東西的人可以先找這家,然後有時間在亂逛。
誰說武士刀不能過海關,這把是唯一可以輕鬆過關的武士刀,這個真的很讚,早知道多買幾隻,真後悔!
朋友間的詢問度也高,不過沒有人要我那隻挖過軟礦的刀,要假裝是新的送人本就不易,這個居合刀耳扒子,如果你想買就去成田機場,我在日本那麼久,只在那邊看到!
『一代宗師』電影台詞說道:『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啊。』,我人生一堆後悔的事,加上這一樁後,才發現原來我的人生這麼有趣! 後來他一直在記者腦內採礦『data mining』。
(橘右京的居合刀耳扒子)
《柳生十兵衛行李牌》
柳生十兵衛行李牌加上面這個耳扒子,侍魂的人物橘右京的居合刀都入手了,看看這個『柳生十兵衛行李牌』,記者心想:『他為何是二刀流?小怪?』,總之應該是太瘋『侍魂』電玩了,才會想成是柳生十兵衛,說不定人家是宮本武藏的二刀流,這個『柳生十兵衛行李牌』最後送給一位高雄的劍道前輩。
(L :送人前夕拆封拍照)
【廣島‧廣島城紀念品部】
※『廣島‧廣島城紀念品部』武士刀居合刀耳扒子
【東京鐵塔納的333 紀念品店】
※『東京‧東京鐵塔納的333 紀念品店』日本刀筷子組,真後悔沒買!這個擺飾也很強!小姐都答應我拍照,某團體不要再說我沒經過別人同意亂拍照了。
- Jul 26 Sat 2025 11:12
[日本參訪] ISAMI 格鬥用品店(新宿分店)
(ISAMI的1F有擺出ISAMI招牌)
[日本特派記者 山林北怪桑在新宿報導]
【地點真不好找】
記者從JR車站「東南口」出來往南走,找尋ISAMI的新宿分店,猶記剛到日本沒多久就會找「讓外國人很頭痛」的日本住址了,靠的是三法寶:「電線干、奇摩地圖、問路」,不過ISAMI該區太複雜還是得自己畫簡易地圖,我還去派出所問警察。
日本路不像台灣,熟的人就跟你說向左向右,我日本問路經驗,不管是住家或是警察局或是路上的警察都有一本地圖書,他們對附近的路況不像台灣人那樣熟悉,都要把書打開,有時候連附近的路都會看錯,像是我去問的警局和 ISAMI 才格一條路,他也要看地圖看老半天,好像台灣老盃盃簽合約時一頁要看老半天般,ISAMI 我來了三次,後來都會經過新宿 JR 新南口附近,有一些店家可下注賽馬之類的,現在想起來柯南的毛利小五郎和兩津堪吉都也都是此道中人。
(柔術衣 Logo)
之前在某場合參訪我看到有上班 OL 穿 ISAMI 的黑色柔術衣,我兩次以問質料名義去近身去翻他的領襟(誤),似乎沒看過有日本男生會去拉女生後領和衣襟,可能早已被貼上台灣癡漢標籤而不自知,不過翻都翻了,順便說說他裡面穿什麼好了(無誤),裡面穿的是日本常見大牌 Reversal 牌的短袖防磨衣,看了一些日本格鬥妹都是這樣穿,而非隨便穿 T-shirt,超專業的(~真的),還是得替櫻花牌格鬥妹說話,其實他門看起來很良家婦女,不是 WWF 女摔角手那樣猙獰,有貌似王祖賢長髮型,也有深田恭子短髮型,還有臉色蒼白型,還沒遇過柔道漫畫中的那種大隻恐龍妹(茶)。
【到了店裡囉】
門口放了電視播放主打的格鬥影片,像是 BJJ 或是 MMA 類的,店內的擺設是以MMA類的為主流,其中以BJJ和泰拳為最多,少部分才是一些其他武術用品,像是功夫-奇門兵器-空手道(這部分又以極真最多),其他還有賣一些貼縫在道服上的徽章圖樣和一些飾品, 另外有提供試衣間讓你試穿衣服,對了在台灣先前有人賣 BJJ 黑帶樣式的腰帶這邊也有賣,不過ISAMI柔術衣在日本似乎不是代表高檔柔術衣的樣子,而防摩衣部分比較多人穿的牌子是『reversal』,現場東西比網站東西多很多。
後來我幫朋友買了兩件 ISAMI 相關服裝,ISAMI 喜歡寫假名,後來才知道他的部分漢字是『勇』,去問日本人才知道 (Courage) 勇氣的意思,我買了超過1萬5日幣的武術用品,不能退稅,我對ISAMI的OS是 WISAMI(衛蝦米)。
網站 : http://www.isami.co.jp/
住址 : 東京都新宿区新宿4-2-21 相模ビル4F
時間 : AM11:00~PM8:00 定休日 毎週2, 元旦放假
(SAMI的1F外面有Kickboxing的招牌)
- Jul 26 Sat 2025 11:10
[日本參訪] 建武堂- 武道用品店
(宅格鬥氣息的T-SHIRT)
[日本特派記者 山林北怪桑在東池袋報導]
記者是被門口特價 T-SHIRT 吸引進去,我選了1件有宅格鬥氣息的T-SHIRT,不過說真的這個衣服都漢字,在台灣穿沒人會發現你在日本買的吧。
(老板娘)
老板娘果然無法給我殺價, 可能是我的殺氣不重吧!他說T-SHIRT已經特價了。店裡國外的防磨衣都短袖的,店家裡面擺設亂中有序, 頗有下町風味, 就是東西多又亂又溫馨的感覺, 跟台中興武門有點像。
(SHOCK DR 牙套)
然後看到美國 WUDOVIDEO.COM 網站主打的 SHOCK DR. 藍色牙套, 定價是日幣2100,該款是SHOCK DR系列裡屬中等價位,之前朋友買一個 SHOCK DR 低價位的某型牙套,朋友說:「真的讚不絕口,一直想再買一個,一咬就合口,比女友的嘴還順口,不會有台灣牙套嘔心和需修剪的困擾」,我當場幫另一名朋友買 WUDOVIDEO 推的這款 SHOCK DR.了,不過回家打開發現是 (MADE IN TAIWAN),果然大家說一樣的東西要都選「過鹽水的」。
[建武堂格鬥技Shop]
東京都豊島区東池袋1-15-1 菱山ビル
網站 - htttp://www.kenbu-do.co.jp
- Jul 26 Sat 2025 11:06
[日本參訪] 去 BIG-CAMERA百貨買乳清蛋白
PS. Big camera類似百貨店, 可以刷卡
[日本特派記者 山林北怪桑在日本池袋和新宿報導]
【第1次買】拳擊OBS
記者第1次去買3XX公克小袋裝,是一個久居紐約的日本OBS袋我去買的,OBS他年輕時候在美國是打初期女子拳擊,另外角力資歷也20年,輾轉聽說Big camera有在賣。
先是和OBS去吃松屋,雖然在Japan還是得去荷蘭(Go Dutch),然後在池袋驛西口那邊的Big camera問,服務員說在東口那邊才有,我想想東口那邊,只看到企鵝先生開的"激安殿堂"和"松本青"(他是藥局不是台灣的松青超市喔!),沒看過有Big camera,後來由北口地下道過去東口,才知道東口前大馬路以北我陌生的很,真的沒多遠就有Big camera,
真的整棟樓都是他門ㄉ,差不多就類似日百貨公司ㄌ,在Big camera附近很多大的電器商店,居然看到TW的HTC手機在那邊強力促銷,身為台灣人真的很驕傲!
【第2次買】
記者第2次是到山手線新宿驛西口附近的Big camera刷卡買大包的,就是上圖這一袋(是1KG),Big Camera在特價,3270日圓是折扣下來價錢,果然同樣一公斤他是最便宜的。
我早上9:00多,就像TW男人逛百貨公司般,直接上該曾拿該商品,付帳出該建築物,如果說建築物是一個人體,他一定是健康的人體,因為它很快就把我大出來,很順暢的呢!
- Jul 26 Sat 2025 10:49
[山林北怪在日本] 在日本看到的各種柔術道服
1.中井佑樹的Paraestra館中的紫色Gi
2.AZ柔術館 (2/1)
3. Tri-force館的每天都去練習的每日桑(1/2) ADIDASY在手臂有印KIMONO
1.Tri-force館的棕帶TK武先生(3/2)
2.Tri-force館(2/16)很像清兵胸前的勇, 原來ISAMI(いさみ)漢字就是"勇み"
3.中井佑樹的Paraestra館
1.Tri-force館(2/15)
2.Paraestra池袋分館(2/17)
3.AZ柔術館
Tri-force館(2/12)已經看到2個女生穿Dragao這個牌子了, 這件是出廠就是這樣設計, 左下角的龍和左上方手臂的花都是鏽上去的,其他三個長方形應該是縫上去的, 所以這一款就是這樣的樣式
1.Tri-force館(2/18) 每日桑
2.Tri-force館(3/8) 長腿老外
3.中井佑樹的Paraestra館
- Jul 19 Sat 2025 11:25
[參訪太極拳] 王海洲系趙堡和式架 (楊常利教練)
(採訪途中看到奇怪的車子,我一路邊拍邊尾隨他到一家機車行 @@)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晚上,為了一睹這個高雄著名的和式架,由研究生A帶領前往五甲台電網球場拜訪楊常利老師,研究生A說附近有五甲的大廟,還有著名的北京烤鴨和夜市,這個很有在地風格的地區,就是高雄和式架武者平日生活環境。這邊和式架的傳承是:
※王海洲→蕭治傅→楊常利
【楊教練和學員們】
楊常利教練早期有在練體操,所以身體非常強壯,如果他有頭金髮的話,大家還會以為是太空戰士祈仰上天,要賜給他神奇的力量呢!(一般卡通演到這裡會有閃電,此時不要靠他太近,免的被電到媽媽耗)。
今天來的人中,很多都是附近的媽媽,以及叔叔伯伯,還有一位燕巢大學的(研究生A),以及中山大學研究生B,而這裡擔任多年的班長是位夭嬌的媽媽,同時他兼康樂『鼓掌』,他常常在大家嚴肅談話當中,負責加上一些笑的點,令人笑到鼓掌,就如同漫長黑夜中,閃閃星光對你眨著眼睛,最後只記得星星般的笑點,忘了大家討論什麼,難怪古有明訓:『夭嬌媽傾國傾城,常教君王帶笑看』,白話就是:夭嬌媽那些撼動人心的笑點,就算皇帝看了,也只能笑到做狗爬。
【和式架】
一開始大家集合,一口氣團練五趟和式架,這邊的媽媽太太門很強,多年的練習讓她們臉不紅氣不喘,大家體內如同趙堡太極古譜中,所畫的背絲扣圖般,繞著神奇的筋絡行氣走脈,每個人的意念好比是雲霄飛車,都在體內五花八門複雜軌道中快慢飛滑,如果我照了多拉ㄟ夢的縮小燈進去買票搭乘,可能都叫破喉嚨,也只有『沒有人』能來救我了!
他門這邊都是練和式架舒展筋骨,和式架傳承方面是王海洲一系的和式架,開展寬舒,和式架招式編排和陳式太極,以及忽雷架,都有不低的相關性,真要分起趙堡和式架和趙堡忽雷架間的差異,這邊假設有間在山林中開的『山林北麵店』,和式架這碗麵,如同清湯掛麵那樣清新,吃起來直爽飽腹,通體舒暢隨手提筆,都可能寫出我這種人情練達的文章了說;而忽雷架這碗麵,如同獨家湯頭的泡麵,那個意猶未盡的滋味,會銷魂銷到你腦髓里,想他想到夢裡頭了呢!
楊常利老師後來帶著大家演練趙堡王海洲一系的和式劍,他的套路外型也和陳太劍法很雷同,楊常利老師在套路中居然做出完整的"蜻蜓點水"高難度動作,真是不簡單!大家式如流水劍如龍,拉遠鏡頭望著持劍的大家,他們竟然變成一隻隻有著針刺的黃蜂,精實操練著黃蜂軍團陣型!
之後大家練忽雷架練時,記者看到一位在船公司服務的小胖前輩在盤架子,是記者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鬆透的練忽雷架,所謂人心隔肚皮,他肚皮內的勁道太過高深,外人真的難以窺伺他肚子中的動靜(想想醫院倒有超音波可以看裡面幾個月的動靜),不過記者仍是不明究裡的把他整套看完,那個印象震撼在心底,久久不會淡忘!
後來在講解發勁路線時候,楊教練說落跨發力非常重要,所有招式都以此要領,同時講解懶扎衣和白鵝亮翅中的以身領腳,滑步落跨,記者第一次看到什麼叫做『有嘴講到沒沫』,不過忽雷架能自身生津,楊教練繼續口沫橫潑的教大家,真是比維士比廣告中的工人還要用力的阿!
【推手】
楊教練之後教大家推手,而在此派推手在對敵上,相較他種太極更為積極進攻,而非一昧被動化力,記者思量:如同"一代宗師"中說的『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的電影觀後感吧!
現場中山大學研究生有練過常門摔跤,搭配趙堡推手的絕學,如同在魯味攤前點菜,要擒哪裡就擒哪裡,反正輸的人買單。
另外研究生A有鑽研過鄭子推手,鄭子的走化和趙堡的進取性,合成他心中太極的兩儀,他說這個太極黑白圖案,不是固定在一處當神主牌來拜的,而是可大可小,忽左忽右,宜大宜小,而且能象是法輪功講的可以法輪常轉的,記者狐移著:太極黑白圖轉太快,不就是會變成整團灰色的視覺暫留嗎?
【記者訪問】
-現場有一兩位助教,記者採訪其中的丁助教:『你怎麼安排課程進度呢?』
-丁助教說:『每人資質差很多沒個準,若以一般標準,外型需要9到10堂課,動跨訓練要03到04堂課』
-記者:『忽雷架式練發勁的架子,勁道都怎樣鍛鍊?』
-丁助教說:『 綜合之前老師說法大抵要注意:外3合,是否專心,操低架,腰邊鼓發力法』
-丁助教又說:『有前輩愛用海波浪發勁法,我的初學經驗是注意立圈,可以自拍Video修正動作,或可用鄭子全虛實來稍微體會一下,甚至用壽山八卦掌龍骨出力或是竹蜻蜓式出力』
-記者:『勁道進步你能體會得到嗎?還是單純自己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丁助教說:『 勁道進步明顯體會到的時間點,我的經驗多在被老師指正後,和盤架最後幾趟』
-記者:『認為忽雷架的功效還有哪些?』
-丁助教說:『 每天有盤架習慣下,連續行架8到10趟可壓住感冒﹝能在1天之內,讓發燒無影無蹤,馬上跟常人無異很神奇﹞,導意行架可預防失眠,加強性功能─ 連續行架8到10趟﹝至少1/3的趟數是發勁﹞,還有自我按摩肌肉功效』
-丁助教又說:『光看忽雷架本身的勁道很多采多姿,永遠沒有盡頭,一但在某段時間都沒進步,自然會加多走架趟數,提升能量強迫進步,還有隨著勁道和功力的提升,對人生的思維會一再昇華』
(丁助教給的圖:太極打30分鐘而已,地上一層薄薄的汗水)
【後記】
記者看著這個場子都都是多年以來舊生,一直進取追求完美,如果趙堡心法是一包珍貴的飼料,記者回家作夢可能會夢到這邊的武者如同池中鯉魚般,大家擠著追著飼料吃,而為飼料的人就是殷勤教導大家的楊老師, 他真的大大贏得大家的敬愛,這真是趙堡太極界的福音阿!
※趙堡太極拳 : http://www.kwo.idv.tw/kaohsiung/
※楊常利老師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4148040502&hc_location=friend_browser&fref=pymk
※王海洲代理架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Q9WGAT6MVc
- Jul 06 Sun 2025 12:51
[ 參訪 KALI ] 花蓮 TAKAO 武術教室 (菲律賓魔杖課程)
[山林北怪記者 花蓮報導]
作為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短棍術 — 菲律賓魔杖,雖是當年由李小龍電影而廣為人所知,但你知道嗎,菲律賓魔杖技術也長期存在一些國家的軍警訓練中喔,講到這裡大家應就知道本次參訪重點是菲律賓魔杖了吧,今天我們就來到《花蓮TAKAO武術教室》,見識阿爪教練的菲律賓魔杖威力。
不過按慣例小編還是得作行前功課,這次功課是網路上推的〈沙丘〉電影,裡面有一幕是主角保羅和他老師在演練菲律賓魔杖的情節,影片裡他們是拿魔杖長度的金屬刀,但如果你知道魔杖內情就不會覺得意外,因為魔杖原型就是西瓜刀長度的刀子,甚至目前有些魔杖門派仍以刀法在練棍子呢!
【練習場地】
記者目前所在現場是TAKAO武術教室練習場,後面有兩位夫妻學員是一起過來學的,他們各自有著傳統武術和柔道的武術底子,一方面他們都對武術有興趣,一方面也想學點實用的,小編覺得棒棒:(這是一對大難來不會各自飛的同林鳥)。
記者眼前的練習場布置相較上次來參訪呢,牆壁多了兩排防撞墊,小編覺得若被人摔到牆上,都能順利練習「牆上護身倒法」了說(誤)。
然後小編突然被甚麼東西打到,原來是從樓上垂下來的道帶,有白、紫、棕帶,我想如果蒐集多一點垂在門口,根本就是武館味濃厚的門簾了,波棒!
(後面垂掛的道帶正飄揚)
【菲律賓魔杖小知識】
阿爪教練說魔杖各門派的風格差異,有的在練習時會近距離輕敲,有的回放長擊打,各有各的獨門見解。
另外練習菲律賓魔杖的武者們,彼此都習慣對基本打擊以數字來溝通(像是角度一、角度二),不過各門派間招式和數字對應可能會有小差異,然後攻擊數字的 (角度一、二、三) 順序常和該門派的套路對應,所以可知各門派套路會有差異。
(扇棍)
【熱身】
〈扇棍〉熱身可藉由揮動棍子的慣性來練習手腕的力量和柔韌性,阿爪教練以側方、 前方、上方、反向等位置做扇棍,小編覺得很有不知道怎麼說的傳統風味。
接下來是是做〈轉棍〉熱身,練熟後可以利用甩棍的慣性讓它順順的走軌跡,如同玩具四驅車超級利用慣性在不同彎曲的軌道上衝刺,會超級衝衝衝順順順的。而在力衰最後一哩路的那個頓點,阿爪教練會在此順道敲小腿練硬度,然後再反彈走另一條軌跡喔。
(轉棍)
【上課實況】
一開始是當敵人以角度一方向打來我該麼應付?簡單講就是+9打的王八拳方向啦,此時我得及時以立棍方式擋下,並且伸手做 Checking-hand 控制(這如同用聽診器去聽對方的攻擊動態),隨即我要展開第二波反擊。
阿爪教練說攻擊的邏輯是(首要打持械手,次打要害),但實際怎麼打甚麼部位,則以當時順手與否來決定。
(首要打持械手)
【敵人用角度二方向打來】
根據不負責任的統計,多數人打完角度一後,多是順勢以反向角度打回來,這反向角度就是角度二,這是一種坐回頭車的概念。
本堂課打角度二的人一開始是採越過頭頂來開始的,不用再多打角度一,這有點像是梳油頭的外型,007電影都一再跟我們講簡單梳頭都是殺招阿!
(角度二方向打來)
阿爪教練在大家練習過程中,還是一直鼓勵大家打擊要畫大圈,因為能大必能小圈。
【魔杖套路】
阿爪教練教大家常用的套路片段,是角度一到角度五,這分別是揮打頭部和杜子,根據小編的情報網,菲律賓武術的各兵器也是以角度一到五為基本招練習。話說回來,這其中角度五的動作是前刺肚子,學員有提出問題說為何左手要去拍右小臂發出聲音呢?(這是武俠電影後製的配音嗎?)
(前刺肚子為何左手要去拍右小臂)
阿爪教練解釋這至少有兩個目的:
*1.模擬敵人的攻防(像是把他拉過來打)
*2.煞車作用,用來控制打擊力道何時該停。
本套菲律賓魔杖套路在演練上,可以固定步法也可以動步練習,現場看到阿爪教練帶兩位學員打這套路真是超滑順的,小編直覺動作比熱舞男團還整齊說。
(套路1~4)
【各種擋法】
阿爪教練介紹各種打法,基本上可分兩類〈我棍尖朝上是一類,棍尖朝下是第二類〉,這其中有著各個有趣的名字,像是:屋頂、雨傘、雞翅膀、盾牌等。
阿爪教練提到有的菲律賓魔杖門派只有ㄇ字型的三個防禦法(上擋和兩個側擋)。
【後記】
如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沙丘〉電影,他們使用中型刀劍戰鬥,都可以看到熟練的魔杖招式,這些轉換成本課堂的短棍,完全的無縫接軌,加上詭譎的攻擊角度、隨時伺機而動的 checking-hand、撥蛇牙的戰鬥核心,如此成熟的理論架構及實戰養成,使得菲律賓魔杖舉世聞名!
- Jul 06 Sun 2025 12:47
[參訪鶴拳] 童金龍柔拳道中的縱鶴拳
「福建少林拳」一書 (新潮社出版:出版日期 1994年12月07日)
[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山林北怪記者事先查詢柔拳道和童金龍大師的歷史,記得早先翻閱「福建少林拳」一書﹝目前有網友在台北三民書局買到﹞,觀看裡面的南少林歷史,本以為此書是專寫少林拳,裡面章節介紹的套路和用法,一直不明白這種少林拳台灣哪裡有傳授,或是看書中作者欄寫著:『本社編輯小組』,猜想應該又是日本人寫的,他們在日本是這樣教的嗎?果然沒錯,此書為童金龍大師日籍弟子金城昭夫所著,金城昭夫在日本也創立自己的太極武道館,所以這本書算是坊間柔拳道的書籍,金城昭夫學過鶴拳味道濃厚的剛柔流空手道,他承認空手道源流是鶴拳,不知道是否包括很沒有鶴拳味道的松濤流空手道呢?
另外記者在比較柔拳道的縱鶴資料後,發現在台灣同屬阿鳳師傳縱鶴中,陳明崙系統應該和童金龍縱鶴風格較近,柔拳道將中國鶴拳相關拳種分成五大名鶴 :『縱鶴、龍鶴雙形、猴鶴雙形、捘身鶴、梅鶴神拳』。而在猴鶴部分,陳明崙先生在虎尾習到猴拳,童金龍在維基百科的資料是他到福建習得猴鶴雙形,猴鶴雙形部分會有所聯想。
【龍斌道館】
山林北怪記者曾在高雄市後站三民公園旁邊,看過柔拳道廣告,除了縱鶴拳外,他門還有傳授少林五形拳、合氣柔術、張式太極拳、養生導引功、器械等等。
記者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來到高雄著名的柔拳道龍斌道館,這間位於中正路上的大樓內﹝目前已經搬離﹞。入目的是日式塌塌米形式的道場,大家穿著有點像是日本空手道道服之類的服裝,記者坐在桌子旁邊的椅子上,下課時間有一些青年和小孩子在練習護身倒法,可能是在練習合氣柔術之類的,他們可能是台灣第一個傳授合氣柔術的團體﹝後來台灣才有台中保羅進來﹞。
大家鶴拳練習時,記者只看得到他們連續幾個手法中,包含火肢和水肢外,其他我不大會看,還有一兩個短套路,可能是三戰的樣子,不過記者拿台中二高系和虎尾二高系的三戰外型,想來與其相較,仍是辨認不出來,只能當個外行人純欣賞的份了,記者身旁的桌子上,放置一瓶獨門配方的葯洗噴霧劑,讓大家練完鶴拳擦手肢保養一下的樣子,這個讓記者想起之前採訪一些鶴拳師時,有聽說前人傳下的東西有三:『拳、醫、藥』,拳是鶴拳、醫是跌打推拿、藥是千金之藥方。
【網站資料】
下面是從他們網站擷取出來的資料,英文也是他們翻譯的:
縱鶴拳之拳型(Shaking crane series):
-三戰(3 combats)
-四門(4 doors)
-五步(5 steps)
-雙蝴蝶(double butterfly)
-飛蝴蝶(flying butterfly)
-玉蝴蝶(jade butterfly)
-八角串心(heart penetrating octagon)
-迫肢連環戰(consecutive combats)
-另有各式推手及散手( a set of white crane push hands)
【高雄柔拳道】
柔拳武術總會 http://www.rqzf.url.tw/index.html
少林武禪書院 http://www.wuzen.org/blog/
龍斌柔拳氣功武術學院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longbengrouchuan
龍斌柔拳氣功武術學院網址 http://www.longbeng.idv.tw/
龍吟柔拳武術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LongYinRouQuanWuShuHui?fref=ts
- Jul 05 Sat 2025 12:05
[參訪柔道] 高雄中正高工柔道隊
[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校隊重訓】
山林北怪記者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來到『高雄柔道第一』美譽的中正高工柔道隊, 記者先去體育場那邊找到正在重訓的學生們,果然是選手級的,各個量級都有。
一開始他們先做蹲舉,每個人都舉上比自己重很多的槓鈴,記者試舉50kg差不多就是我人生的頂峰了,後來他門轉作正反手式硬舉,也都是超過自己的體重,如果我拿他們的重量保證不舉 !
【李政達老師】
之後他門走過馬路到對面棒球場旁的柔道室,他們的老師是李政達先生,是帥哥一枚,記者曾拜讀過他的柔道碩士論文『鐘擺式與傳統式賽前調整訓練對柔道體能之效應』,非常具實務性。
整間柔道室內側窗戶架起鐵窗可能怕棒球打到,各個窗緣都有不少白貼,足以看出平日練習密度之高,畢竟這邊是甲組,專業度決非老百姓的乙組能夠想像的。
【寢技練習】
柔道練習場是由兩間教室所打通的,記者眼前所看到的是由低年級生擦地板開始,之後接著大家都在自主性的拉筋熱身。
再之後是由隊長喊口令開始每對寢技練習,技巧都由烏龜開始,期待在翻烏龜完取得優勢位置結尾,更之後正式寢技對打, 也是由烏龜開始盡全力攻防,有了勝負再攻防互換,李政達老師也下去和學生們車拼。
【連攻法】
後來他們也練席坊間道館的連攻法,不過同樣是連攻法,氣氛就是跟外面柔道館不同,我想那是專業的芬多精吧(說不定有他們的學生會跳出來跟記者說:那是汗臭味@@)。
在練摔技開始他們獨有的殺聲此起彼落,這些殺聲讓大家都變得很有鬥志殺聲不過記者初聽殺聲都聽成『莫文蔚』的音@@。
【對摔練習】
他們有些學生是原住民,記者可以想見他們那與天具有的天生神力,部分的人柔道衣裡面是穿著運動外套,想必是為了比賽減重吧。
有少部分的人是綁白帶,他們的人跟我說白帶都是低年級,不過記者看看他們的白帶,到了外面的乙組可能都是黑帶程度了吧!!!
後來隊長要大家來個三人練習,一人盡全力摔出,另兩個人擋住他的力量,最後開始對打,這邊的男女沒有分開,導致女生都很強悍,大家都隨時請人跟他打,輪了好幾輪。
【課後體能】
最後課後來個幾百下的俯地挺身...這個是連女生都要做,而且是都沒停,太狠了吧!他門真是把體罰合理化了(誤!)XD,記者嘗試做個60下隔天差不多手酸到比檸檬還酸了,他門一直做, 真要說每個實在都是『強者我同學』了!
下課後,有人才陸續問老師一些對敵上的戰略或是動作,記者總算見識到他們的強悍,真是『不到高雄不知妹正, 不到中正不知隊強』,阿阿阿阿阿~
【後記】
在台灣此類的體育班,多是甲組選手的養成訓練,訓練的氣氛跟外面民間道館有很大的差異,最主要的差別就是體育班的出賽表現就是學生的前途他們的唯一生命,民間道館是民眾閒暇時只是付錢買興趣,所以民眾不想練習了可以任性不來或是放棄,根本沒甚麼,但是體育班的養成過程中,是很難輕言換跑道,在練習場中大家都是身負老師和家長的期待在練習的,這其中辛酸和負擔不是外界能夠體會的。
跟外面民間道館的其次差別,就是學長學弟制濃厚,隊長就像是格鬥漫畫中描述的一樣,很受大家敬重,這也是因為他負責很多重大責任緣故,老師就真的像是學校的導師一樣,體育班看待老師的態度和民間道館看到老師的態度,有一種連記者都難以言述的差別。
記者採訪的年代,柔道隊比賽範圍很廣,像是柔道比賽、角力比賽、中國摔角比賽他們都會參加,甚至後期台灣流行的克拉述和柔術比賽,也都有此類校隊的選手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