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北怪 專欄》
柔道漫畫中,主角都會在樹幹上綁柔道腰帶練過肩摔,一般之後的情節,主角就會練出厲害的秘招,然後在下次社團練習時打贏學長。
在小編在訪問各個柔道館時,也有看到這樣訓練用的帶子,只是多作為輔助用(畢竟來道館都有真人讓你練,不用再區就使用訓練帶),不過還是看到有體育班有特別拉橡皮筋。
【材質 & 去哪買】
📍 柔道帶
漫畫功夫旋風兒柔道篇有用柔道帶(我是存疑這是在效果嗎?)
📍 機車或腳踏車內胎
▽這一般在機車行或腳踏車行都可以免費跟他們要。
▽小編在台中市興中街柔道館看過綁在鐵柱上(1994年)。
📍 柔道用橡皮筋
▽ 這要去武術用品店買(像是渤海堂)。
▽ 這個比起機車內胎更為擬真人體,只是幾年不用後會黏在一起膠化。在和平柔道館(2015年)和中正高工柔道隊(2010年)都有使用。
📍彈力帶
▽ 迪卡儂或網購 。
▽這樣東西流行後,很多柔道人會採用,因為她有不同磅數可以選,你可以用重磅數練力量,用輕磅數練技巧。
📍Dopa Bend
▽因為台灣當地沒有和他一樣端頭和材質的商品,所以有柔道教練跟國外買回來玩。
▽2023年前後,網路影片在推銷角力訓練繩,他似乎可以把摔技做到滿(前述各訓練帶都會因韌性過強,你只能做個6~8成滿)。
【柔道論文整理】
✅ 受傷休養期使用,好收納好攜帶,最接近柔道摔倒的感覺
📍 柔道單臂過肩摔實際動作與拉橡皮筋動作之運動學分析 (2008,李毓慧)
▽論文結果:真人對摔和用橡皮筋動作幾乎都一樣 (只有無對手可抬起)。
📍 水中專項訓練與彈力帶訓練對柔道選手平衡控制能力之影響 (2014.李儒芬)
▽論文結果:水中專項訓練和彈力帶,都有效提升柔道選手的動靜態平衡能力。
📍 柔道橡皮筋專項肌力測試與動作分析 (2001,王家均)
▽本研究使用:橡皮筋 (他的延展性比機車內胎更佳)
▽敘述:重訓不適合柔道拉力訓練的原因是 (他的阻力是先大後小)
📍橡皮筋文獻:
.橡皮筋(較緊的練肌力為主,較鬆的練技術)。
.橡皮筋過程會由小而大,接近摔技用力的階段
.橡皮筋或內胎最接近柔道摔倒的感覺、類似對手抵抗的感受、最接近柔道專項技術(這重訓無法)。
.內胎訓練優點(動作和使用肌群最接近專項技術、可強化速度、爆發力及肌耐力、訓練手臂小肌肉和遠端肌肉)
📍破勢&平衡能力文獻:
.(吉福康郎)平衡優劣直接影響格鬥技術好壞。
.馬術、呼拉圈和跳繩隊平衡能力極有幫助。
.翻滾和折返跑能有效增強動靜態平衡能力。
.年齡、視覺、運動訓練都會影響平衡。
.平衡能力是所有動靜態姿勢中, 最主要也最基礎的能力。
.加納利人摔跤 Perdelara 有88%力量用在破勢階段
.破勢在柔道勢很重要的觀念。
.加強運動訓練、控制肌腱伸張力量、增加關節柔軟度有助平衡控制能力。
📍其他文獻:
.掃腰、跳腰、內腿摔技方向相同,但初始動量不同
.現今比賽中搶手占優勢者獲勝居多。
.中量級最常用的技巧是過肩摔,他易攻擊不易被反摔。
.過肩摔:適合矮且速度快選手、它破壞力強不易被反摔
【其他運動的論文】
📍 以彈力帶進行彈性阻力式預先活動對下肢運動表現的立即性影響
▽研究結果:彈力帶熱身能加強運動表現
📍 不同臀肌熱身方式對於七人制橄欖球員運動表現的效果
▽研究結果:彈力帶及單腳橋式對於下蹲跳(Tackle)有較佳的效果,而彈力帶及槓鈴臀推對於加速度有較佳的效果
▽提及的其他文獻:
.槓鈴臀推對臀大肌活化很有效果
.短距離衝刺&垂直跳用來衡量爆發力,臀大肌活化式重要因素
.臀大肌活化訓練(單腳橋式、四足跪姿伸髖、側臥蚌殼式)
.臀肌不足會導致髂脛束和膝十字韌帶損傷
.槓鈴臀部推舉 1RM 提升衝刺速度
.橄欖球的爆發力很依賴下肢力量,這以(髖伸肌群)臀大肌主導
.爆發力是很重要的運動能力
.熱身好處(心輸出量增加、核心溫度上升、增加關節活動度、體溫上升),體溫上升的好處(血紅素增加、提高肝醣分解速度提升無氧運動能力、反應變快)
📍 以彈力帶進行身體旋轉熱身對業餘拳擊選手出拳表現的影響:活化後增益的效果 (2020,林榆鈞)
▽本研習使用: Domyos 彈力帶 35KG
▽提及的橡皮筋文獻:
.用彈力帶做阻力的目的是使逐漸增加阻力,使選手不斷加速施力
.彈力帶訓練使向心後期必須使用高的力量和爆發力,選手必須更努力完成動作
.彈力帶因為動作低點阻力小,能降低疲勞程度,所以選手更快恢復身體能力,並增強運動表現。
.用彈力帶阻力使肌肉收縮,比起阻力訓練來講,較少休息時間後就能達到能力增強的狀態。
▽提及的其他文獻:
.爆發力=速度*力量
.下肢推蹬對後手直拳有幫助
.越強壯個體可以越快排除疲勞
.爆發力越大能產生較大打擊力量
.爆發力和勝負有極大關聯:
.速度和力量對選手缺一不可
.骨盆角速度(髖關節轉移重量)對後手直拳力量非常重要,骨盆轉越快出拳力量越大
.選手使用最多的技巧是左右直拳,不管甚麼攻擊都要腿邀肩臂腕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