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式筋膜放鬆術對關節活動度及爆發力之立即性與持續性效果影響
▽提及的文獻:
‧筋膜刀的確會對活動度有正面的幫助
‧不應在爆發性運動前做靜態伸展

 

📍 熱身時比較動態伸展與滾筒伸展介入對柔軟度及爆發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動態伸展可以增加柔軟度&爆發力

 

📍 探討有氧運動對血中高密度膽固醇與脂蛋白酵素基因多態性在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的相關性 (2022. 許群昇)
▽研究結果:有氧和無氧運動對高密度膽固醇有正相關, 無氧運動的阻力訓練對高密度膽固醇影響最大
▽提及的文獻:
‧高強度運動可以使好膽固醇上升並降低新血管疾病
‧本周150非以上運動可改善穴脂
‧常運動可以提高好的膽固醇
‧好的膽固醇可預防血栓且與冠狀動脈疾病有很強負相關

 

📍 高強度循環訓練對中老年者心血管危險因子與有氧能力之影響 
▽研究結果:12周高強度循環訓練可改善中老年人腰圍和最大攝氧量
​​​​​​​▽研究對象:年紀 (50-65歲)
▽提及的文獻:
‧高強度循環訓練比低強度更能有效改善收縮壓和舒張壓
‧最大攝氧量從事最劇烈運動下能攝氧的最大能力
‧運動強度可用(最大攝氧量 VO2max、保留心跳率 HRR、最大心跳率 MHR)的百分比來呈現。中等強度運動是運動時攝氧量達最大攝氧量的(46~63%),高強度達(64~90%, 對應心跳率是達最大心跳率的75%以上)
‧循環訓練對穴壓、血糖、穴脂、有氧能力有顯著改善


【血氨】

📍不同能量代謝系統之柔道專項能力檢測與血氨指數的應用與探討
▽提及的文獻:
.血氨累積和疲勞相關,血氨累積影響動作協調性和技術控制能力。
.高強度運動中血氨和乳酸有高相關性
.短跑者多白肌,長跑多紅肌
.乳酸應用在(判斷運動強度、能量代謝負荷的判斷、訓練與比賽時選手運動能力判斷、作為有氧能力的判斷、判斷訓練強度、作為訓練類型的判斷、作為訓練方式的判斷)、、、、
.乳酸堆積意義(1.產生能量給肌肉用、有氧系統不敷使用全賴無氧醣酵解作用提供能量)
.乳酸產生因素(運動的負荷強度、參與的肌肉量、運動持續時間)
.生理適應週期原理(4~6周訓練將產生適應,進而提升運動能力、很快恢復安靜心跳率。
.Lehmann柔道專項能力檢測方式(過肩連攻法10秒、休息30秒為一回合,做4回合)
.較多肌肉量柔道選手成績較好,國家級柔道選手肌力都比較好
.肌酸補充對爆發運動有幫助
​​​​​​​


【乳酸】

📍 乳酸閾值對於重量運動後乳酸產生的關係
​​​​​​​▽研究結果:透過有氧運動訓練能有效地增加乳酸閾值

 

📍 不同肌肉群之動態恢復對血乳酸排除率的影響 (陳樹屏)
​​​​​​​▽研究結果:以電動跑步機或固定腳踏車從事運動恢復,對乳酸排除的效果優於安靜休息
 

📍恢復期與再運動後血液乳酸值的相關研究 (梁龍鏡)
​​​​​​​▽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恢復期血液乳酸值愈高則再運動後自液乳酸值勢必更高。為避免運動後因高濃度乳酸值堆積而影響繼續運動的能力,應在運動競賽中適切調配休息時間及選擇適當的休息型態。

 

📍 不同溫度的水中浸泡對於高強度運動後乳酸移除率之比較 (陳家徽)
​​​​​​​▽研究結果:
(1)靜態恢復
(2)40℃的水中浸泡
(3)25℃的水中浸泡
(4)40℃及25℃的熱冷交替浸泡,並於運動後第6分鐘到第33分鐘之間。
​​​​​​​▽研究結果發現:三種水中浸泡的方式在恢復期各階段的乳酸移除率皆比靜態恢復高

 

📍振動刺激對恢復期血乳酸與股四頭肌電訊號的影響
​​​​​​​▽研究結果:
‧在疲勞後恢復期無法加速血乳酸代謝,但可提高股內側肌活化程度
‧35Hz振動頻率產生較高的肌肉活化程度
‧高強度運動無法靠動態恢復排乳酸
​​​​​​​▽研究敘述:疲勞使活化降低
▽提及的文獻:
‧肌肉疲勞的評估方式: 乳酸
‧排乳酸:肌肉韌帶的伸展、溫水浴、按摩、動態恢復
‧全身震動可使高活化(股直肌&腓腸肌&股外側肌&股四頭)、恢復最大攝氧量

 

📍2天高強度負荷運動恢復期應用震動與高氧對有氧與無氧閾值耐力與乳酸排除速度之效果(2023.陳宇恆)
​​​​​​​▽研究結果:未來進行高強度負荷運動後應用震動恢復,對於改善肌肉能量路徑以及提升神經肌肉表現較佳,若是降低體循環的壓力,可使用高濃度氧氣
​​​​​​​▽研究使用:心率(心率帶)、乳酸和血氨(血液)
▽提及的文獻:
‧血氨可作為運動強度和疲勞的指標
‧有氧能力越高乳酸排除越快,且動態恢復比靜態休息好
‧乳酸會導致肌肉疲勞影響運動表現
‧乳酸可判斷運動強度、選手的有氧能力
‧安靜心率越低心肺功能越好
‧運動後心跳回穩速度表示心肺功能好壞
‧震動對肌肉力量、爆發力、跳藥力有正面效果,也有助提升肌肉溫度、增加局部、血流、排除乳酸廢物,並解除肌肉緊張感
‧震動和主動恢復方式相同,都會影響心率恢復
‧高強度運動期間呼吸高濃度氧氣可以減少疲勞的產生並維持運動中的表現
‧HIIT訓練有助於降低肌肉中乳酸堆積的速度和改善高強度運動的表現

 

📍針刺對運動最大攝氧能力及血乳酸影響之研究
​​​​​​​▽研究結果:針灸足三里對提升攝氧量及排乳酸有效


📍環境溫度對運動員表現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 (武為瓊)
​​​​​​​▽研究結論:高溫會影響運動持續時間及運動後的血乳酸平均值。
​​​​​​​▽研究結果:
1.在高溫環境下從事70%VO2max運動負荷的攝氧量明顯較高。
2.高溫環境運動持續時間明顯低於適溫。
3.兩種環境溫度運動後尿蛋白沒有不同。
4.高溫環境血乳酸明顯高於低溫環境。

 

📍相同訓練範圍高強度刺激型態對肌肉新陳代謝與體循環之影響 
▽提及的文獻:
‧近來許多人以間歇訓練作為提升無氧耐力的方式, 可見間歇訓練對於改善乳酸系統是一項不錯的訓練方式。
‧心跳在生理的反應中是一項重要的指標, 一般在非最大運動負荷下, 心肺耐力較佳者, 心跳率也較低, 因此, 可以推論心肺耐力好的人,在從事特定的活動後,會有較快的恢復能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山林北怪 的頭像
山林北怪

███████ 山 林 北 怪 ▎武 術 參 訪 記 者 █████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