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編號08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黃昏,到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訪問 『鶴拳君』,他學習過虎尾二高縱鶴拳,為了不被其他人打擾,鶴拳君帶小編到操場附近的大樓頂樓,小編發現這邊頂樓居然是相通的,如果讓我回到學生時代,一定是翹課絕佳路線無誤 !
附近操場上學生們在排團康活動熱鬧滾滾,暖暖的太陽曬在涼涼的風裡,讓臉頰陷入舒適的愜意 ! 鶴拳君用地上碎石,壓著幾張『虎尾二高縱鶴拳』筆記,下面列出上面的內容:
[基本]
─ 過門:一手下劃圈,兩手平伸
─ 搖肢:一開始死命的推,後來稍微掌握肩和臂的施力,還有腳的地根力和整體結構力的搭配
─ 摔水肢:有劃半圓和一圓半兩種方式,剛開始兩臂在下腹似成圓形,彈出前肘似有前拉一點,身是原地上下的起落,而非前後,下至上一個骨節催一個骨節,發力似在小腿和肩夾,兩腳平行與肩寬
─ 鳴聲:類似打呼的聲音,急促把氣由氣管到喉提上來,採胸式呼吸
─ 其他:鶴爪、過門圓、鶴翅、其他五行手,和其他不知名技法
[套路]
─ 二步:基本的水肢和過門的練習,也有一套是雙人對練 「功夫要會,二步拿。」
─ 三戰
─ 四門:搭配三戰一起練 「拳要好,三戰討;三戰要好,下盤討。」
─ 五步
【縱鶴拳和太極拳比較】
─ 記者採訪鶴拳君:『你怎麼會練縱鶴呢?』
─ 鶴拳君:『之前練過太極拳,但是他們失傳的一堆、神話的一堆、迷信的一堆,我有點失望,那時候來接觸縱鶴拳,發現縱鶴拳也有類似推手的拼硬肢訓練方式,或是 雙人對練等,太極提供一個負面的對比』 。
─ 小編後悔了OS:『這段寫出來,小編會不會被太極拳界掤履擠按到死呢?』 。
─ 鶴拳君繼續爆料:『我發現鶴拳一些基本又很玄妙的手法,像是過門圓,鶴拳的動作基本又有實用性,太極的不管練多久好像都有不能技擊的藉 口,形成很大的對比!』 。
─ 記者想去看自己的塔位風水,抖敢發問:『你的太極真的如此不堪嗎?』。
─ 鶴拳君回首日已遠:『縱鶴拳很多手法可以在短期略勝太極推手,當然多少太極都有幫我到一點,而幫我最多的還是的地根力,在鶴拳強調地跟力下,我馬上就能掌握,別人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
─ 小編:『所以就是鶴拳有高CP值』
─小編OS:『小編離開後保證七天後回來看大家喔!揪咪!』。
§小編小記§
提到太極拳比較,其實根據當年BBS中武林神秘耆老的習慣,喜歡將高雄當地的忽雷架抖勁和縱鶴拳比較,依照小編先前參訪心得,兩者抖勁都是『抖的外型』像,內在完全不一樣,像是忽雷架是因為緊湊圈加壓捲出的抖,縱鶴則是地力傳達骨頭結構而上的抖,完全不一樣,希望武林論壇不要每個半年都來一篇,根本有奶便是娘!
【水肢】鶴拳君本身先後跟過三個老師學過縱鶴
─ 記者採訪鶴拳君:『說說你的練習情形吧』
─ 鶴拳君回憶:『我在學鶴拳之前,曾經路過高醫對面裡面的自助餐街內,有看到民眾在沒什麼人的晚上甩著水肢,這是我的初期印象!』
─ 記者:『常看鶴拳表演我都常見水肢,聽聞水肢是很基本又重要的技巧』
─ 鶴拳君說:『我在跟A老師學習時,常在高雄應用科大樓頂每天一次就打上千次水肢,在跟C老師學習時,都在公司樓梯間一天次數加總起來也是一千次水肢』
─ 鶴拳君開了話匣子:『另外的褂肢,其實一開始我們習慣做的出馬褂肢,我其實沒有特別練,只是一個打拳套或是推手前的習慣,記得我在一個下雨天在高雄尖美百貨附近的五金行內要走出門口,有人低頭走路收起雨傘居然直直往我胸前桶,我就用掛肢方式邊旁纏邊壓住他的傘身,這也是不加思索的』
【過門】
─ 鶴拳君:『我私下都會練習基本的過門,一練都是幾百上千次的,我練不到一個月就常常用的出來,照理講功夫應該還沒變成自然反應,記得那時候,我在仁武地區的一家小七,就是用過門自然躲開小孩子的突然撞來,其實大家多少都有過過門在日常上的應用吧!』
─ 小編拍拍手:『好棒棒!猛猛達!』
─ 鶴拳君:『其實我在沒練鶴拳後,也一直用簡單的過門閃東西又不會人順我背,像是有次我路過施工地方,一個破百大漢背對我和幾個人在路中講話,我經過他們旁時,那個大漢突然大幅度轉身,旁邊的人驚訝的看著我,似乎將被撞倒了,我冷靜用簡單過門閃入他門之間縫隙而過,在那個短短的模門特中,餘光撇見旁人驚奇,大漢仍混然不覺發生何事!』
─ 鶴拳君:『上面是過門的步法,其實搭配過門手法,也是很基本的日常必練單練法,而手法呢,我之前是陸續跟幾個太極拳朋友分享這個手法,簡單動作具技巧性有大效果,還好我不習慣擺老,不然這一手必為《擺老最佳起手式》!』
─ 小編:『過門手法敲神奇!!!』
─ 鶴拳君:『他原理其實就是用自由手引導外側力量,抽出受力手到外角去攻擊,當然若是自由手不好引導對方外側力量,就要用另一個手法,抽出受力手以立圓軌跡去中門!』
─ 小編覺得被唬的一愣一愣的:『人家說國術十年不出門,你能這樣很多成效,平時應該練的很勤喔?』
─ 鶴拳君:『憑良心講我是一個私下練不勤的學生,因為我本業是把妹〈?〉,今天約在頂樓其實我住以前這附近時候,常常來這裡練拳,因為要避開樓頂髒亂和學生,當初在這裡練的菜單,一開始菜的時候是《水手、過門、二步》,練習次數是百千為單位,但其實我應該可以再多加個一倍的,也就是我沒有很勤』
─ 鶴拳君繼續講:『後來上課越學越多,我為了不讓練習時間一直膨脹,就減少學過技巧的次數,以塞入新技巧,像是《三戰和過門圓等技巧》,提到過門圓,我也很喜歡這動作,練的次數也很多,他和基本過門的攻擊方向不同,但基本理念卻一樣,我在推手時候很愛用!』
【三戰】
─ 小編引述:『人家網紅部落客月老有整理過南拳類的三戰文《不是三篇戰文蛤》,你能說說你們的三戰嗎?』
─ 鶴拳君:『剛學三戰沒多久,氣感包骨的感覺很重,腳落地生跟的感覺也有,這個感覺不用三週就很強了,後來當兵忘了三戰怎麼打還特別回來跟A師請益忘掉的三戰,我覺得縱鶴三戰似乎比白鶴三戰成效快』
─ 鶴拳君提到跟C老師學習時期:『因為此時已是進入低頭族世代,我下班也是黏著手機,三戰的呼吸可以當站樁用,就連上班開會坐著怕睡著,也是用三戰逆呼吸心法在吞吐』
【後記】
很多外行人光看縱鶴外型醜醜的,就根本不想去欣賞更別說學習,但是有些人碰到因緣際會練了以後,卻發現很有料,反而用另一種專業角度去欣賞他內在的美感,這已經和《外行人覺得醜》程度天差地遠了。
不過俗話說《無橋自搭橋》,讓小編用許多的詼諧武術文,為內行外行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樑吧!〈背景口白:我愛紅娘!紅娘愛我!為您搭起友誼的橋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