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鶴拳] 嘉義陳戊寅系鶴拳(和平柔道館的鶴拳熱身)  
﹝後排右三[陳戊寅老師] ; 中排右二[顧尚志老師]﹞


[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有線民跟記者說有柔道館在練習猴鶴雙形的動作,記者心想〈挖靠!家神奇!〉,自編﹞詩云:〈柔道參猴鶴,個個不好惹阿,不好惹〉,山林北怪記者在二零一五年某月的某一天,來到台北著名的和平柔道館,看到一張古老相片〈上面右邊那張可直接下載成大圖喔,揪咪!〉,心一驚想說〈這麼強國術角力和柔道三棲冠軍,還比強悍兩棲蛙人多一棲耶〉,超強悍的﹝陳漢典扮總經理:那麼利害!〉。
 


【上課情形】

  課程一開始先是小孩和大人的拉橡皮筋拉到爆類的訓練,手無縛雞之力的記者上去偷拉真的好軟Q又好強力,我模擬他們大力使勁方式,超難腰馬合一的,居然也累到讓我三魂嚇走了兩魂。

[參訪鶴拳] 嘉義陳戊寅系鶴拳(和平柔道館的鶴拳熱身)


【陳戊寅系鶴拳由來】

        之後記者爆累只得在旁邊靜坐,待丹田煉起溫火,用祕門指絕喚回嚇走的兩魂,才勉強恢復生機,看到身後的白板有十行字,﹝此情境像是武俠片主角墜落山谷修養真氣後, 虛弱的看到山壁上有武功秘訣般﹞,白板上後五個名稱偏鶴拳的內容﹝推手、摔手、潑水、震身等﹞,原來是陳明崙系的猴形加上嘉義和平舘陳戊寅系的鶴拳的熱身功操。
 

  於是顧老師講到古早前的故事,他說他以前中學練柔道的時候,老師有練過白鶴拳等,所以都拿這個來當功操熱身,他們也不明究底的練,平時他們練習一人K頭一人柔道摔的對打,後來高中的他們去打國術擂台,那是可以踢打摔的散打規則 ,彼時跆拳到剛從韓國剛要進口,說不定才剛裝成貨櫃才運到台灣海峽而已,而他們在國術賽居然拿了很多冠軍和名次回來,算是業界跨領域整合之一良例阿﹝說書 人手上木槓敲兩聲﹞。

[參訪鶴拳] 嘉義陳戊寅系鶴拳(和平柔道館的鶴拳熱身)
 


【練習招式】

         今天顧老師先帶大家練習前面五個﹝猴爪、X形、跑步、肘、跑步加肘﹞, 現場頭很亂的鳥窩哥最近有﹝柔道手﹞疾患,沒空打控巴控控找健生中醫﹝的清宮娘娘XD﹞,他今天一直甩猴形的X形,在勁與意合和神與氣合之際,就像張雨生那首『如果你 冷』歌詞一樣:﹝就像血液充滿身體﹞,鳥窩哥的手指末梢腫麻通暢,﹝柔道手﹞症狀竟然頓時減輕,奇哉!怪哉!


  記者用透視眼觀察其他人體內,如同本來是遠古 開天後的亙長黑夜,X形猴臂甩了無數次後,如同上述歌曲中所言:﹝就像白色的閃電劃破天際﹞,此時若找一個金庸迷來評論,他會說這是『六脈神劍』無誤,此 招一出四大惡人只有做狗爬的份。


  他們後來還練習「猴子跑步」,記者覺得超像MMA的「瘋狂猴子」〈Crazy Monkey〉,這是一種模擬猴子雙手瘋狂抓頭的動作,可能用來防禦對方的亂拳,不過根據專業的惡搞生態家研究,台灣獼猴慢慢喪失這種「瘋狂猴子」的本 能,因為台灣法律規定對於台灣獼猴,你不能餵食不能攻擊他,這種霸王條款下,他沒了攻擊何來防禦呢〈惡搞生態家也嘆氣,哀~〉。

  之後還結合「猴子跑步」和 「猴子肘」,充分發揮打帶跑的戰術,記者想起烏龍派出所中,兩津堪吉用的正是此招,像他比賽賽跑的時候,快跑不贏人家,突然橫肘挑頂,拳諺云:「寧挨十 拳,莫挨一肘」,真~的~,你挨了一肘的結局,就是大家只能對你莫挨﹝默哀﹞了。

 

[參訪鶴拳] 嘉義陳戊寅系鶴拳(和平柔道館的鶴拳熱身)  
﹝左起顧尚志老師,陳戊寅老師,沙烏地阿拉伯莫法克老師,莊文良老師﹞
 


【推手】

        後來單人練習﹝推手﹞,火手進攻刁手退拉,以蹬推為進後落為退,兩人推手的方式也是如此,白鶴縱鶴的推手比較起來,比較沒有明顯的升降,前推火手手形一樣外,縱鶴是以類似土手掛肢方式後帶。

  單人練習﹝潑水﹞,初看有點像白鶴縱鶴的金手或是木肢,但用松濤空手道的﹝鶴頭﹞來喩更貼切,我本以為潑水是白鶴縱鶴的水手,結果不是。

 〈潑水〉可以搭配〈摔手〉,潑水上架擋、摔手下格擋,這和白鶴三角馬的手臂揮動軌跡超像,白鶴較重于手肢對敲練習手型。戰鬥體勢結構提後腳跟夾擋略半身為主,步伐行進上進退多以跟歩為主,這和白鶴縱鶴的雙腳向前同,不同的是白鶴縱鶴不提後腳跟。
 

[參訪鶴拳] 嘉義陳戊寅系鶴拳(和平柔道館的鶴拳熱身)  
(館內發現一本年代久遠的名人著作)
 


【後記】

  這邊的鶴拳完全不同于台中(手形重翅)和虎尾二高(手形重爪)的東西,這邊的鶴拳手形重類似鶴頭(勾腕打擊),我問了武術朋友後,得到的答案是:「如果重鶴頭,可能會偏向永春鶴或飛鶴」。


【和平柔道館】
※ WEB : http://www.davidku.com.tw/judo/
※ 網 誌 : http://tw.myblog.yahoo.com/judo_coach_ku/
※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user/GeorgeKuJudo?feature=watch 


感謝:【和平柔道館】引用本參訪文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參訪泰拳 ] 泰拳冠軍宥勝的泰拳課 (降龍總武運動訓練館

[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按照慣例參訪前小編都會做點事先準備功課,這次為了參訪泰拳,小編做的功課是看『破壞王』漫畫,不是小編愛翻老漫畫,只是在它之後找不到比他張力更強且劇情更白爛的作品(其經典程度,連周星馳都拿來當電影梗)。漫畫劇情是瘦小的澤村典隆為了博得大波女主角的歡心,於是加入蹴道部練習泰拳,但他每次遇到各門武術的超強對手,只得用奇葩的速成特訓,然後對戰時都是靠那百分之一機率奇襲贏的!

       這勵志的泰拳漫畫看完後,小編就信心滿滿的以澤村奇襲式的風格來參訪浪人教練(謝宥勝),浪人教練在國際賽的戰績已經多年在新聞有報導,因為實在超級輝煌的,所以請大家就自己去 Google 囉!
 


【現場學員 & 熱身】

       於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編號08的小編來到降龍總武運動訓練館,在上課前的休息時間都有學員追著浪人教練,問著補充營養和技巧等問題,真是好勤快。而今天學員程度分布很廣,有數名舊生、新手帥哥、漂亮妹紙四張、還有一個拳腳打得特別重的高三生。

      話說高三生教小編一種拿拳擊手套模擬皮球的遊戲,因為較大磅數的拳套掉在地上會彈起來跟球一樣,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遊戲發明,真是超級酷,想要偷偷跟手遊公司出售這個拳套點子開發<野球拳II>!

      一開始浪人教練帶大家做熱身,在做完幾組伸展動作後,就開始製造汗水了,像是開合跳啦、還有加上抬高膝蓋、加膝撞踢腳等,背景屢屢響著無情的計時器的聲音,讓大家汗水飆得更快。
 

 

[ 參訪泰拳 ] 泰拳冠軍宥勝的泰拳課 (降龍總武運動訓練館

 


【打靶練習】

       接下來是打靶練習,在兩個直拳和勾拳的組合打擊後,開始今天的訓練主題『如何應對敵方的前踹』,初階課程會教你採雙臂的消極防禦,但今天呢,浪人教練採用較為積極的雙手抓腳來應對,那隻手在上或在下都有關著後續的反擊策略,像是雙手甩開敵方腳後,縮短距離打直拳加上鞭腿,另一個組合拳是加上膝撞。小編嘗試用電玩的第一人稱來模擬,我踢出去被抓到甩出去,超級『3D 暈』的,還是讓自己變強一點讓對方『3D 暈』比較實在!

        此時『快打旋風』電玩魂上身的小編,居然將(雙手合抓抱丟出腳)看成主角『隆』雙手抱氣功團在腰間打出波動拳的畫面(其實真的超像的不蓋你),然後隆打出打出波動拳後,也要補上重手直拳讓敵人來不及救讓血條失血過多,最後使出究極鞭腿(龍卷旋風腳)來 K.O.,或是呼叫隊友泰拳『沙卡特』來使出膝撞。小編將上述攻略按法整理如下(不用謝了):

  ─(雙手抱)隆─波動拳: ↓↘→+攻擊
  ─(右直拳)隆─重拳:
  ─(究極鞭腿)隆─龍卷旋風腳:↓↙←+脚
  ─(膝撞)沙卡特─虎膝擊: ↓→↗ + K 


      接下來是雙人戴上拳套,來模擬攻防剛才打靶的技巧,像是基本的組合拳還有今天的抓腳主題,有的技巧是教練喊口號統一次數,有的是計時兩分鐘一直打,手用力打完還要抬到頭的高度,要是小編來下場練,手沒多久一定累到不舉,只能吃藥了。

 

       最後是大家恨死的體能加強,像是『抓腳跳』小編猜想可能是被抓腳時候我如何保持平衡,還有高低棒式,大家邊做邊(汗滴禾下土),實在是會累的好棒棒才叫棒式的吧!
 

 

[ 參訪泰拳 ] 泰拳冠軍宥勝的泰拳課 (降龍總武運動訓練館


【訪問】

*小編訪問現場一位A學員:「你練了多久呢?」

*A學員:「我集中練習泰拳大概一年多的時間,不過不是很勤,有時候也是有一個月沒一個月的」

*小編:「你感覺怎樣呢?」

*A學員:「我覺得進步很快,每周都有小進步,也說不出感覺在哪,但是每個月都有大進步,比較知道怎麼說」

*小編:「怎麼說?」

*A學員:「跟教練學了不到半年,我的右鞭腿不知不覺中學會先脫力再加速,也就是先放鬆再加速踢」

*小編:「這懂看漫畫喔!一定看過刃牙漫畫裡的托力技巧」

*A學員:「那之後的兩個月,我的右腳將脫力感覺交給左腳,不過還是沒有完全教好」

*小編心想:「我的左右邊,不像周伯通左右互搏就不錯了,那來這麼乖會左右互教」

*A學員:「目前在練習戰鬥姿勢時,是否能隨時脫力,這才好應付隨時拳腳需求」

*小編:「酷耶,法拉利腿加速到只要秒」

[ 參訪泰拳 ] 泰拳冠軍宥勝的泰拳課 (降龍總武運動訓練館

 


【後記】

      上課中浪人教練對一位大叔說:『你練過空手道吧』?因為空手道有著專業的收手習慣,所以出拳後容易掉下泰拳戰鬥姿勢,但大叔的出拳軌跡又超順,浪人教練居然能(慧眼識空手道家),說他很猛能承受得住今天的練習,原來大叔年輕時曾是空手道校隊有著扎實的功底,今天上課期間也都在練習泰拳的戰鬥姿勢。

      話說多年前小編參訪館主 Victor 的時候,他也在上課期間對一個空手道底的學生說過一樣的話:『奇怪,你拳很怪,你練過什麼』?不像一般坊間教練會直接說:『新生手擺好,好好打啊,再放下來就用膠帶黏在你頭上』。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訪跆拳道] 黑帶哥學習歷程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中報導]

       跆拳道自從蔣經國引進台灣,至陳怡安在奧運拿道金牌前,在武術界已經有如7-11般普級了,已經有『台灣國術就是跆拳道』的怪譽了,普及程度呢,大家都說:『隨便一個招牌砸下來都會砸到一個跆拳道的』,可能後來更普及的說法更強了:『隨便一個招牌砸下來都會砸到一個跆拳道黑帶的』,現今似乎滿街小孩都是跆拳道黑帶的感覺,好像沒有跆拳道黑帶不能轉大人一樣。 於是山林北怪記者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台中市號稱那年夏天高潮的綠園道那邊,對一位跆拳道黑帶哥做個個人訪問,以對鬼島國術有個個案分析。


 


[個訪跆拳道] 黑帶哥學習歷程 
(黑帶哥說李鍾踢法花麗又犀利)


【跆拳道的開始】

- 記者採訪黑帶哥:『你怎麼會想來學跆拳道呢?』

- 黑帶哥:『本來是媽媽帶小六的我和弟弟來的,後來我媽不讓我學,我硬是要學,喜歡是沒有理由的』,他踢個旋踢給小編瞧瞧。

- 記者瞧了他旋踢的高度:『你很會劈腿喔?』

- 黑帶哥:『我靠在我家書櫃上,花了一個月把腿劈開,連教練都很推崇我的高踢』

- 記者:『所以你回家會自己練嗎呢?』

- 黑帶哥:『我回家每天練俯地挺身、仰臥起坐,和幾個踢法』

- 記者:『每天練真是棒棒呢?』

- 黑帶哥:『我還私下去書店蒐集各新舊跆拳書呢』

- 記者:『那你最喜歡哪本書呢?』

- 黑帶哥:『我很嚮往【圖解跆拳道】一書作者【李鍾】,李鍾踢法花麗又犀利,這是我這一輩子亟想達到的境界』,面對這樣的期許,記者對他的印象,如同在臉書上面只能按讚,卻不知道怎麼留言了。

 


[個訪跆拳道] 黑帶哥學習歷程

【國小時期的跆拳道】

- 黑帶哥說他因為升學壓力和家裡反對練武的壓力,讓他每周一堂課常常無法持續,所以常常斷斷續續的練習,黑帶哥說:『似乎反對壓力越大,我在道館練武就越高興越起勁』

- 記者:『你也是順利升到黑帶了阿?』

- 黑帶哥:『說才再說,我都是拿單一色帶,像是黃、藍、紅、紅帶黑頭等色帶,沒拿過那種甚麼黃藍、紅黑帶的色帶,算是跳級的一種吧,呵呵』

- 記者:『上面這個第三名是你小學拿的喔?』

- 黑帶哥:『那天我爸媽在家裡吵架,我一開口說要去道館包準被罵,只得偷偷溜掉,走很長的路去道館比賽』,『那天怎麼比我忘了,印象最深的是我最後一場用右腳後旋踢,踢到一個高個兒的臉』

 

 


[個訪跆拳道] 黑帶哥學習歷程   
(黑帶哥的收藏)

【國中時期的跆拳道】

- 黑帶哥跟記者秀出他小學跟人交換拿到的一些格鬥技徽章〈見上圖〉,黑帶哥說:『我直到紅帶才買第二件道服,班上有個不錯朋友,也被我拉來練跆拳道,因為他家沒有反對聲浪,他反而比我快升黑帶』,『我其實在紅帶黑頭時期停很久,因為自己感情、學業、家庭都出了很大問題』

- 記者不禁插嘴:『〈感情、學業、家庭〉?說的一付大學生的樣子』

- 黑帶哥說:『不過我最晚在紅帶黑頭時期,已經學會在對打時候事先擬定連續技,讓那個比我早升黑帶的朋友也打不贏我』

- 記者酸:『這是一種〈學校拼成績,道館拼戰技〉的概念?』,『那拿到黑帶後有在練嗎?』

- 黑帶哥說:『黑帶記得是在南投那邊升的,考太極型場和高麗型〈小編聽成黃立行〉,還有對打,不過打輸了也會拿到黑帶』,『拿到黑帶後,尊循〈升段即畢業〉的武林古例,我回去練一個月後就沒再練了』

- 記者故得證:『可見一葉知秋,由這個案例可以看到台灣跆拳道的生態阿』

- 酸民酸:『到底是甚麼生態記者沒有講阿,一定又是急著寫結尾,隨便胡言亂語了』


[個訪跆拳道] 黑帶哥學習歷程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n_cAG3447  
█ 天龍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位仁兄名叫天龍麥,他一直專練柔道類的武術,主要練巴西柔術,其次是柔道和桑搏,他在美國好像花一堂課才100NT學sambo,但是BJJ在美國學費 可能是這個三四倍以上,天龍麥說Sambo真的比bjj的足關做法,其多樣性高很多,可能和BJJ的基本原理都都一樣,但是變化超多的

桑搏的Gi好像肩膀地方可以拆的感覺,看起來好像電玩快打裡面的人物,於是記者有朋友伯斯哥說這個網站有在賣,
http://krepish-ya.com/en/products/jackets_for_sambo.html
不過下面短褲緊身很奇怪,伯斯哥說『感覺沒戴護當,覺得鳥很明顯感覺,好像會跑出來』

 

█ 功夫傳奇Sambo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的香港影集『功夫傳奇Sambo篇』,主持人的柔道很讚說,他對手俄國人超好的身體素質,加上又高又大隻,主持人 還一直破勢取位,常常摔成功,像是柔道比賽超過一個量級能贏就很了不起了,還有柔道一段時間沒練就會一直很快退步,我想那個主持人不是當消防員之前太強, 不然就是繼續接受高強度的訓練,否則他無法表現影片中他那些能耐,然後就是一些人在說的奇怪翻烏龜法,記者問了某位巴柔弟,他說『原來是Banana Choke』, 這個只有Gi才能做的gi choke,但是smabo不穿長褲,無法像抓褲子抓那麼牢,巴柔弟說『他只能勾大腿肌肉,這使效果打折很多,因為對方只要隨便踢可能就解開了』,因為 Banana Choke施力點,在choke那隻手和抓褲(腿)那隻手,上面的人繞烏龜後面過去,巴柔弟猜可能是讓勒頸手不易被脫落,一方面要讓腳hock-in,以 上是巴柔弟的想法,除了摔比較多外,看起來就像是bjj或是mma!


卡波哥以前在TMMA有上過sambo的課,老師正是戰鬥民族的族人,他用訓練戰鬥民族的方式訓練,結果不管是熱身或是訓練還是對打,每堂課都有傷,真是太誇張惹!

 


█ 桑搏地面纏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張海  简体中文版
【出版】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4410766
《桑搏地面纏鬥》叢書中的一冊,共設有五章內容

CH1 踝膝髖關節各個角度
CH2 Ankle Lock -由Armbar & mount & Scarf 轉
CH3 Heel Hock
CH4 Toe Hold -由Scarf & Side & 1/2 & 被Butterfly, 對turtle
CH5 Stright Knee Lock
CH6 Bend Knee Lock -由KneeBar,
CH7 Bend Knee Crank
CH8 Hip Lock



█ systema相關的網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cnavideo.cna.com.tw/Misc/Latest/Video-1/004319295?v=ejtSJF6GR6O1VlLx7k0vjw%3D%3D#.Usg7YkBNqpU.facebook
http://cnavideo.cna.com.tw/Misc/Latest/Video-1/004319295?v=ejtSJF6GR6O1VlLx7k0vjw%3D%3D#.Usg7YkBNqpU.facebook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v=vdLy7GGT_QE&desktop_uri=%2Fwatch%3Fv%3DvdLy7GGT_QE%26feature%3Dyoutube_gdata_player&app=desktop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中國劍] 劍訣研習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

[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板橋報導]

       小編在 2024年12月22日來參訪〈松傳分會〉的武術觀摩,這是八極拳協會的〈松傳分會〉所主辦的活動,今日的武術觀摩是由松傳分會《古意武藝學苑》的教練、學員和受邀者來表演,而《古意武藝學苑》包含三個練習場:

*松傳教室
*新莊社大八極班
*樹林教練場


    以下列出本團體的師承,小編特別註明〈入室弟子〉,以表示是國術界非常強的認證喔。

※李書文→劉雲樵→林松賢〈入室弟子〉→王延仁〈入室弟子〉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快變成骨董椅了)


【會場實況】 

     會場有著歷史悠久的簡樸佈置,像是上圖的實心木椅用碳14放射法來估算,應該也有四十年以上的歷史,而現場多處角落所放置的武器和武術用品,都呈現長年使用過的痕跡,足見前人先輩們日積月累的用心。

    在正面牆上有劉雲樵宗師的掛像和大槍的國際賽海報,地板有分軟墊區和硬地板區,空間深度也可足夠讓大家練習大槍,這個練習場可以說是為了各種武藝的練習所設置。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武術觀摩】
   
  大家紛紛把椅子布置成觀眾區,還有兩位攝影師也就定位,終於要開始了,話說這兩位攝影師有時也會比畫拳腳,看來這裡的每個人真的都不簡單!
 

《八卦雙鉞&八卦硬掌》
      林松賢總教練所演練的八卦雙鉞又名為「子午鴛鴦鉞」,有子午的〈相對〉、也有鴛鴦的〈相隨〉之意,是八卦掌的著名兵器,本八卦掌傳承如下:
※董海川→尹福→宮寶田→劉雲樵 (武壇)→林松賢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八卦硬掌由簡亞娟師姐演練,一般可為直線的練法,但亦可作轉圈的練法,師姐是採直線方式熟練走架,有著行雲流水的風格。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簡亞娟師姐演練的八卦硬掌)

 

     羅緯麟師兄演練的〈八卦腿〉,一腿接一腿每由不同角度的連環踢出,可以看到超多的單腿重心轉換,如果總編輯付高薪要小編來模仿這高難度動作,我寧願加班也不要這樣過勞!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羅緯麟師兄演練的八卦腿)
 


《六合槍》謝信男師兄演練
  八極拳歷代都有聞名的大槍高手,像是拳兒漫畫中的強者李書文,他只練攔拿扎就能不傷牆壁下,刺死許多蒼蠅。

      大槍的練習除了技擊目的外,也能增強徒手拳技的功底,這也是今日已非冷兵器戰爭時代,為何武壇從民間到社團仍保有勤練大槍傳統,像是小編在電玩〈VR快打〉中的愛用主角結城晶,他八極拳能這麼強,相信在電玩螢幕外都有在狂練大槍。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大八極&六大開&八極連環》
  大八極先後由左昶坤武傑儒、及蔡少剛三位師兄演練,有著「剛學兩周、長期熟練、長年久練」的三個對照組。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剛學兩周的師兄,為了本次表演勤練外型和要點,有著求好心切的緊張感,卻能順順的將拳架很工整的打完;長期熟練的師兄在走架時,意氣沉墜勁力通達,已臻成熟的氣勢讓大家都稱羨,有在選手圈活躍的人就會知道,師兄在2024年以大八極奪得『全國菁英盃國術錦標賽北拳第一名』,扎扎實實的鍍金現役選手啊!最後是長年久練的師兄因操煩俗務疏於練習,導致有忘招,但其他招皆意之所至自然而然,能入行家和大師之眼。

      這現象對小編是非常有感觸的,小編長期觀察套路的學習歷程,習者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體現,如同在爬山一樣,剛開始爬山時熱血,爬到山頂意氣風發,之後沿著山脊高高低低的走,此時拳架已經是當生命在走了。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顏宏源師兄演練六大開)

        八極拳的練習次序是:小八極拳、大八極拳、六大開、八極連環拳,其中由現場顏宏源師兄演練的六大開,呈現出舒緩開展的風格,另外由曾景屏師姊所演練的八極連環拳,整體勁道柔韌而自然。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曾景屏師姐演練八極連環拳)

 


《八步螳螂拳小七手&三清刀》
       八步螳螂拳是台灣北部非常著名的拳種,在中國大陸已經失傳,可說是台灣本土的特有種。八步螳螂拳是由三人所創—「通臂拳」師陳德善、「八卦拳」師王中慶、「螳螂拳」師姜化龍,所以它融合此三拳的特色。
其後傳承上是:姜化龍→馮義環→衛笑堂   

      這裡先提到外行人圈票選第一名的問題,就由小編這樣的超正宗的外行人代表來發問:「八步螳螂拳之八步是哪八步呢」,原來他是指〈拔步、竄步、疊步、入環步、挪步、吞塌步、行步、拖步〉,此八步有相配合的螳螂拳八式,以練出八剛十二柔。

     外行人軍團的幫眾們雖不懂螳螂拳卻也看過電視劇,大家一致要求外行人代表的小編「一定要看到勾手,才能證實這是螳螂拳」,還好許智雄教練最後一式有做到勾手,滿足外行人們的心願了。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王延仁教練所演練的三清刀,屬八步螳螂拳門中的兵器,相傳源自「三清門長拳」。教練刀勢威猛與震腳相應,刀法輕靈與換步相隨。小編為了在網路上惡補三清刀的資料,三清刀刀譜第一篇能找到的資料,居然是在王延仁教練的BLOG(想不到王教練也是文字網紅界的競爭對手阿,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小編提防提防~)。

※三清刀刀譜請見教練BLOG (https://suntrans88.blogspot.com/2016/11/blog-post_52.html)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衛式太極拳108式&陳太砲捶》
      衛式太極拳源於鑑泉太極拳社的吳家太極拳老架,是衛笑堂祖師向吳鑑泉先生學得吳家太極後所創編的。衛式太極拳一共108式,陳俊吉教練走架沉穩周身協調,教練在新冠疫情的克難期間,仍勤習本架而有成。

     陳太砲捶係武壇所傳的杜毓澤系陳太,小編戴上〈外行人專屬的眼鏡〉觀看,陳名偉教練身上所有關節都靈活地互動,就像精密的瑞士機械錶,內部佈滿大大小小的齒輪,層疊的齒輪嚙合產生轉速,讓整體的運動游刃有餘,更讓發勁沉穩內斂。教練也在會後和藹可親的跟小編說,他早年喜歡到處看看各種武術,在小編眼中,愛好各武術的教練,像是長年在武林行走的俠士。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其他拳術》 

      〈九節鞭〉由李棟樑教練演練,一開始教練將手中成團的九節鞭甩出,小編覺得:「為何他邊甩出九節鞭身體邊舞動,為何都不會被長鞭纏在一起呢」?這其中必有學問在才是。像是小編這種〈憑實力外行〉的人來看,這個可以收納到一手抓握,又能甩到長兵器的長度,根本是課本中具備「大丈夫能屈能伸」氣節的兵器,他更是利用肢體特性,來控制兵器的各種長度和攻擊角度,後來小編經高人指點變得稍微「內行」一丁點,於是得知「九節鞭有粗細輕重之分,教練選用重量級的材質」,如此的動量和力矩使得舞動更加不易,正如「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內行的人必能看出教練的高深功力,已在空中化成令人讚嘆的「靈動功力鏈」。
      消息靈通的小編不禁要跟大家透露一下,李棟樑教練是〈對症運動,鬆出好健康〉一書的作者,也是〈世界健身中心〉太極拳老師。

    〈菲律賓魔杖〉由吳家瑋教練演練,教練介紹了菲律賓短棍的特別特色,像是特殊的打擊部位、用棍子做擒拿奪棍、以及摔法到地面控制,還讓對手穿上西洋劍頭盔和安全兵器手套,展現出真正打擊力道蠻特別的。若讓小編以第一人稱視角踏上〈VR快打〉的電玩格鬥台時,就算我選虎燕拳〈陳洛〉角色,遇到對手拿這樣兵器整場戰鬥一直猛打我的手,打到我這樣的3D方塊人都打到龜裂,一定會喚醒我潛意識中被老師打手心痛痛的不堪回憶。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其它拳術多為北派武術,像是西北鞭桿、披掛掌、插捶等等,其中也有唯一的南派拳法(詠春拳的尋橋套路),大家皆有專攻且不吝展現各拳精華。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後記】 

      由於地理位置和時間先後的不同,拳術的發展也呈現差異性,而各門派的技擊家可以口傳心授方式,將前人智慧薪火相傳下去。

      但小編此等門外漢想要窺見前人的技擊風格,在短時間內也只能觀摩套路了。本次的武術觀摩以套路演練為主,間以習武心得分享為輔。

     拳術套路具備技擊性、健身性及養生性,這三者在不同拳術中有著不同的要求,且都有著高度內隱性,所以像是小編都只能「外行看熱鬧」,看看外型厲不厲害帥不帥氣等。但習練者練功一日就像疊一張紙,有著一張紙的薄度,在觀摩拳術時,張數少的習者或許還看不清久習者的厚度,久習者卻能比初習者還要了解他自己,甚至能預判初習者的未來,待日月勤習而疊紙成書之時,已是外人無法一蹴可及的密笈了。


【感謝】松傳古藝武術學苑分享本文

[參訪武壇] 八極拳協會松傳分會之武術觀摩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 信義學堂 幸福健康生活力講座】
  —〈八卦導引,樂活轉身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 

  上面講座是小編本次的參訪主題,而其中標題中的〈八卦〉是指武林中的〈程派高式八卦掌〉一派,所以武林總部的暗黑藏鏡人,特別指定編號08的記者來採訪,再回報武林界的八卦掌和庶民界的運動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小編到達講座大樓外面時,看到水池上撐著機個金屬球,小編想到之前在日本東京參訪時,晴空塔外面某個角落是絕佳拍照點,就有阿伯硬佔在那邊,然後放個凸面鏡,收錢讓人拍照,就算你在旁邊拿手機沒有照凸面鏡也會被他趕說。現在你只要站在這邊對著金屬球拍照就能和101合影了,〈還是我來學日本阿伯把這一區封起來收錢呢?〉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到了講座會場,小編模擬 AI 人臉辨識現場的聽眾有:運動科系碩班生群、關注八卦導引的武林朋友們、以及各路老百姓。以下提供講演者小檔案(這邊只挑出武林人士愛看的經歷,我懂你的~):

《張育愷教授的小檔案》
◆現為臺師大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 (哲學博士) 
◆文化大學 (體育系國術組學士)
◆八卦太極養身武藝學會 (創辦人兼首席武術講師)
◆八卦導引身心藝文中心 (諮詢顧問)
◆國術擅長 (八卦揉身連環掌、楊式太極、河北系形意拳械、北少林拳械、三步點槌法)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講座▼懶人如何開始運動?】
       由於教授引用許多學術論文說明運動和健康的關係(仔細看看,幾篇都有教授的英文名字),小編從中挑出武林朋友關心的武術部分報導,就讓小編戴上有色的武術眼鏡(=虛擬格鬥遊戲眼鏡)仔細挑選吧!

  一般人若是從沒運動的現況,打算慢慢培養運動習慣,都會被親友建議以《運動333》為目標,這有名的《運動333》是遠在1980年就已經提出了,但這標準在今日已是有點過時且不足了。於是本次教授提出新的《2018美國國民身體活動指引方針》:
1.一周運動150分鐘(或劇烈運動75分鐘)。
2.額外加上阻力運動兩次。

  一般在懶人界的普世價值是:「我沒時間運動啦」,這讓小編聯想到近期有篇新聞標題為《竹科很操為何一堆人下班還健身?他疑惑:體力這麼好嗎,過來人揭1關鍵原因》,過來人回應說「上班是腦袋累,運動可以放鬆大腦」。

  張教授為了讓懶人踏出第一步,於是把進入門檻降到最低,也就是《一次性健身運動》,這根本就是懶人福音阿!張教授的高嶺級研究(論文KPI:被引用2064次)顯示:《一次性健身運動》對於健康是有效的。


【講座▼暖身一開始拉筋好嗎?】
  很多武術課程的暖身運動,都是以拉筋開始,但教授介紹新一代「運動科學」的改革,「運動科學」研究認為:
1.暖身運動的目的,是讓核心的溫度增加。
2.不建議一開始就拉筋。
3.要做多階段的動態「輕到中」暖身。

 小編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暖」身,如果以拉筋為暖身的開始,很難把「規身軀火」點起來,對主體運動項目幫助不大。

 


【八卦導引活動筋骨囉】

       教授以《八卦導引》為樂活的解決方案 (solution),它包含「健身運動、技能認知、社交活動、正念靜坐」四個重要的健康概念,因此《八卦導引》是以群眾健康為目的,而不是只能逼你苦練成為武林高手一途。

【健身運動】部分:
  教授帶大家做好幾組會喘的動作,現場人群搖晃的樣子,讓小編秒變漁業氣象的主播:「北部海浪是小湧轉大湧」。

      須知小編修行多年內觀功夫超強,於是在體內小宇宙搭起一個綜藝舞台,邀請潘若迪當特別來賓,潘若迪就開始「5、6、7、8~ 微笑~點頭~ 微笑~」,所以在現場我的節奏特別與眾不同。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做好幾組會喘的動作)

【猛虎出山】八卦掌的招式:

  為了讓動作好記,小編身為奧運游泳項目的金牌選手(的粉絲),選擇用(蛙式)來模擬外形,特別是在下蹲時要十分忍耐,千萬別踢出蛙腳把自己噴出去(街口和尚表示:化緣畫圓下蹲而已,哪來這麼多戲?)。
  教授解釋這個動作是以張手方式,來拉身體上、中、下三個部位的區段,小編已經嗅到教授又透漏秘傳心法了(這樣乾厚?).


【正念靜坐】部分:
  這既是自己身體的覺察練習,更是讓大腦休息。靜坐的同時,細微的去感受身體各部位能依序放下(♫ 詹雅雯隱晦的嗓音唱:終尾也是萬緣放下 ♫)。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如果大家去參加「超級變變變」演小草,一定滿分

 


【武林記者舉手發問】

       小編就以武林界御用記者的身分,代表武林界的大家現場發問:
「請問教授,人過中年後,如何管理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呢?」

      小編這問題是考量當今長期習武者,常有著過與不及的兩種不健康的現象:
-其一是長時間打拳架,卻連一般人的「運動333」標準都沒達到。
-其二是長期拼猛拼力頭,本世就耗盡累世精力(下輩子就完全沒力氣投胎了)。

      教授回答方式兼具學術理論和實用,他提到要先區分運動目的『是為了健康,還是競技表現?』,而以競技為目的的訓練有時候是不健康的,這個「運動不一定健康」無疑是對死守老舊概念的世代投下震撼彈,我們業餘者的運動樣態,將因這樣的區分更趨專業化,所以在新世代我們要視不同的運動目的來擬定強度和方式。

      另外教授也針對我的問題提出「心率管理」,在運動後將心跳次數帶入心率公式,可以知道該運動的強度 ,再去做進一步的管理。然後教授還傳授小編一招(秘傳說話法),因為是秘傳所以(友驊兄)要我千萬不能寫出來,所以大家應該要來現場才能學到無上祕法,不然甚麼都靠小時不讀書的記者報導,你不會怕嗎?
 

[參訪八卦掌] 健身、健心、更健腦的多模式運動《八卦導引講座
 


【後記】    
       張教授學貫東西方體系,其中西方科學以思辨驗證為素養,東方八卦掌以練意汲智為歷程,一經一緯建構出樂活的世界。

       這如同『浪人劍客』漫畫的經典畫風— 採西方素描述實,以東方潑墨恣意,一轉念已混成山嵐細雨。

 


【網站】 八卦導引身心藝文中心
【臉書】 大腦闆遇上八卦導引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KI先生合氣道專欄]

◆禮節    
◇不ㄉ配帶項鍊     
◇男生裡面不能穿
◇不論男女一律右衽
◇不ㄉ將袖子捲起
◇不ㄉ配帶手表&戒指
◇前輩指導只需口頭道謝即可
◇老師教授一技或對練前後, 或是糾正你時,要"跪姿行禮"
 
 


◆熱身
◇二教運動‧三教運動‧六教運動‧反手腕
◇定心運動:抖震
◇伸背運動:拉開筋骨
◇金魚運動:腰部扭動
◇左右擺動:練習合氣道所必精之基本動作,骨盆保持水平上身正,旋腰轉腿, 轉身, 收腳,雙手擺動, 身鬆柔, 附加練習: 滑步
◇划船運動:身體要正. 身體ㄉ重量落到腳底. 前後移是用身體帶, 手千萬別用力, 可以讓你體會重心ㄉ轉移,體會所謂ㄉ"真正ㄉ重心",相信划船運動是非常好ㄉ方式,不要只把它定位在熱身或是初學 者ㄉ"工作" 。     
 


◆身法:單手抓轉身法     
◆外迴轉 ◇時機:對方推,以身近手
◆內迴轉:◇時機: 對方拉◇找適當角度: 一班是45',保持不折之手
◆膝行:◇ 膝行不好是因為不常走◇基本:膝起膝落一步步來◇進階:膝起少許, 完全以腰動
◆第一二三角行進◇ 配合技法中單練動作, 和左右擺動混合練習
◆後方抓轉身法◇教科書上有示範◇ 可以練習後方抓ㄉ流暢度◇小心手別卡到對方ㄉ頭◇ 被施技之人可練習腰力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合氣道漫談之7]
    五、武田惚角--大東流合氣柔術中興之祖(1)

            大東流合氣柔術中興之祖武田惚角源正義先生,是日本近代武術界
        中頗富傳奇性的人物,一生充滿許多神秘的傳說,有會津小天狗的外號
        ,所謂天狗,相信對日本文化有接獨的人都知道,那是指一種在山中會
        法術或魔法的一種有著大鼻子像人的生物,所以武田先生有這個外號,
        表示其武功的境界有如魔法一般的神奇。有趣的是當時日本柔術界有三
        位以柔克剛的著名武術家,都與大東流合氣柔術有關,而且個子都長的
        矮小。

            這三位分別是西鄉賴母的養子--西鄉四郎;西鄉賴母的弟子,被稱
        為大東流中興之祖的武田惚角;以及武田惚角之徒,合道道道祖--植芝
        盛平先生。西鄉四郎據說只有153公分高,其養父西鄉賴母有"三尺達摩
        "的外號,想來也高不到那裡去,而植芝盛平氏也只有156公分高,其師
        武田惚角先生也是矮個子,仔細推究起來很令人玩味。因為末學突然想
        到中國的八極拳的神槍李書文及以崩拳出名的形意名家郭雲深,這二人
        也是身高不高的人士,難道矮個子練武比較有成就嗎?這是題外話。

            武田惚角先生,戰國甲斐武田氏的後裔,會津藩藩士,於万延元年
        (西元1860年)10月10日在日本福島縣會津坡下町(即會津御池伊勢宮武
        田屋敷)出生,柔道創始者--嘉納治五郎也在同一年出生。無獨有偶的,
        日本二位柔術大師都出生在同一年。

            武田先生八歲時慶應四年(西元1868年),日本政府軍為了攻打德川
        幕府的殘餘部隊,集結全部兵力圍攻會幕府最大武力的根據地--會津藩
        ,暴發了戊辰戰爭,在這場日本內戰中,會津藩中少年藩士所組成343名
        的白虎隊在8月22日與豬苗代所領導的政府軍發生激戰。不久西軍攻入若
        松城,在城下町放火,緊急回師救援的白虎隊在飯盛山上見到火起,誤
        以為本城已被攻陷,集體在飯盛山自刎,只有一人被路過的路人救回,
        其他全部身亡。因為這個事件,使的當時日本人對會津藩士那種質樸剛
        健的忍耐力及誠實的態度十分稱贊,這個事件也給武田先生年幼的心靈
        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武田先生小時候就由父親--武田惚吉教授劍術、棒術、相撲、及大
        東流小具足的技法。待年紀稍大,又會津坡下的涉谷東馬學習小野一刀
        流,13歲向幕末名劍士--直心影流的神原鍵吉的弟子學習劍術。明治十
        年(西元1877年)前往大阪的鏡新明智流之桃井春藏所開設的道場學習,
        得到許多教授。從此以後武田先生帶者神原鍵吉的介紹信到處與各地各
        流派的武術家比試或學習,很快的就得到了"會津小天狗"的名號。

            因為武田家世代都是神職人員,所以從小惚角先生就與其兄惚勝一
        同接受父親惚吉的神學指導,不過惚角先不喜歡念書,反而對武術一道
        十分有興趣也就逐漸沈迷下去,武學修養也愈來愈深。

            終於惚角先生的命運之日來到。在明治八年(西元1875年)惚角先生
        隨著父親一同到福島縣東白川郡都古別神社拜訪擔任官司的保科近真,
        ,準備讓惚角向近真學習如何擔任神社神官的各種學問。那時惚角先生
        的大哥惚勝己經去世,所以惚角必須承繼父職學習神職工作。

            保科近真是誰呢?保科近真就是原來會津藩首席家老--西鄉賴母本
        人,在戊辰戰爭之後改回祖先的原姓--保科,並改名為近真。近真本人
        不但曾向惚角的祖父--惚右衛門學習大東流(小具足--一種柔術)武術及
        日本陰陽道的學問,而還精通歷代會津藩主所繼承的御式內的武藝,是
        御式內武術的保存者,雖然惚角先生向保科近真學習神職學問,其實真
        正吸引他的反倒是保科近真的御式內的武術。

            不久,日本在日治10年(1877年)發生了被稱為西南戰爭的內戰,西
        鄉盛隆主張征韓論而與明治新政府的大久保利通不合,致而發生戰爭,
        惚角仰慕西鄉隆盛的為人,放棄了繼續學習神官的工作,首途九州。沒
        有料到,當惚角到達九州時,尚未有機會加入西鄉隆盛的軍隊,西南戰
        爭就已經結束了,而且西鄉盛隆(1827-1877)本人也已自殺身亡。

            未能達成心願的惚角先生,為了謀生只好加入雜技團,到日本各地
        巡迴表演,並藉這個機會與流球空手道高手及擅長當身技的柳生心眼流
        師範決鬥,都獲得勝利。

            明治十二年(西元1879年)春天,惚角先生19歲在熊本城的槍術道場
        以教授學生槍術賺取學費來謀生,因為惚角喜歡棒術,也以劍道中的突
        剌為其得意招式,加上他比武曾多次得勝,心中不免感到很驕傲,有一
        回在教授課程結束後,要三位學生手持真槍向自己攻擊,自已則持著木
        刀,當三位學生持槍剌向惚角,惚角很快的擋開了三人的突剌,並以木
        刀砍斷了其中一位學生的槍柄,沒有想到折斷的槍柄居然反彈,打中了
        惚角的嘴,而且打斷了門牙。這件事使惚角覺得沒有面子留在道場中,
        只好離開道場而住在旅館中修養。

            住了沒有多久,金錢很快的用光了,而且付不出旅館的住宿費,只
        好用教授年輕人學習手裡劍(飛鏢)來賺錢維生。有一天當他指導學生時
        時,旁觀的群眾中有一位左手左腳路都麻痺的男人,對惚角的技術感到
        到好笑。惚角心裡十分不服氣的上前質問他嘲笑的原因。那位男人笑著
        回答說:「以尖銳的東西剌穿物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說著就拿出銅錢
        向木製的靶上丟去,銅錢居然射入木板,而且有一半以上的面積在木板
        中,接著這位男子同樣地又向木板射了數枚銅錢,都是同樣的結果,他
        用手指很輕鬆地把這些錢都拔出來,再把銅錢射入木板中,如此連續數
        次。

            對於這樣高明的技術,令惚角驚奇不已,馬上向那位男子請求指導
        以後三天內,不斷地練習這項技術,可是一次也無法如那位男子一般,
        把錢射入木板中。到了第四天,那位男子突然不告而別,惚角到處打聽
        尋找都沒有找著。

            後來旅館的人告訴他,傳說在宮崎日南市有一位名叫鵜戶明神的神
        仙,常常為了懲戒那些心術不正或是狂枉自大的人,而化身為猿子或是
        山伏來教訓這些人。這時惚角才覺悟到自己太過驕傲了,從此以後謹慎
        言行,並常以這個故事告誡他的弟子引以為戒。

            後來為了希望能見到日向的鵜戶明神,在明治12年(1879年)7月惚角
        做了為期7日的參籠祈願的斷鹽修行,到了第7天,他被突然出現的修驗
        道的老行者帶到吾平山中去。這位修行者自稱自己是「鵜戶權現」,同
        時讓惚角見識他能呼風喚雨的神力,以後惚角就跟著這位行者修習密教
        ,但在半個月後那位老人就不見了。有了這次體會之後惚角覺悟到從前
        自己一昧求勝利的武術修行是錯的,從此專心修習密教的奧義,同時徒
        步到各地的密教道場或靈山參訪。

            明治13年(1880年)保科近真跟著前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前往日光東照
        宮擔任神官;同年8月惚角先生也到東照宮做保科近真的助手,做一些挑
        水,打掃庭院及燒洗澡水的工作。閒暇之餘,向保科先生學習御內式的
        大東流武術,而且到附近的二荒山持續修行密教心法。

            平日,惚角都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回來,有一次偷懶,改去近一些
        地方挑水,倒入茶壺中燒煮,近真先生連茶壺藝都沒有打開就知道這不
        是平時挑來的水,馬上斥責惚角馬上換過重新去挑水。近真並常時突然
        出現在惚角的身後,大聲向惚角喝斥:「惚角當心!!」惚角就在保科近
        真如此嚴勵的督導下踏上修學之路。

            明治20年(1887年)以後,惚角27歲,開始於日本各地教授武術,根
        據後來留下來的英名錄上記載,惚角的弟子有大臣、軍官、警察署長等
        社會有地位的人,甚至海陸軍大臣--西鄉從道都曾向惚角學習過。所謂
        英名錄指的是記載向惚角學習武術的弟子的名冊。

            明治31年(1898年)惚角前往伊達郡的靈山神社參訪時,意外發現保
        科近真在此神社任職。師徒分離數年能再重逢是件值高興的事,近真高
        興之餘,便將御式內及向惚角祖父學習大東流小具足柔術的奧義都傳給
        了惚角,並命惚角繼承會津藩代代相傳的奧傳。

            後來近真於惚角的英名錄提了一首詩:
            「手拍河流水無蹤,水起漣漪即無影。」

            此後惚角就以大東流柔術與小野一刀流兩個流派為主,到日本全國
        各地傳授武藝。

            到了大正11年(1922年)惚角將大東流柔術改名稱為大東流合氣柔術
        ,跟隨惚角學習武術的人非常多,但得其認可可以代他傳藝的師範免許
        卻不到二十人。第一位得到惚角的師範認可的佐藤完實,此後比較名的
        有江秀太郎、三上富治、崛川幸道、佐川幸義、吉田幸太郎、松田豐作
        、前菊太郎、植芝盛平、久琢磨及山本角義等人。

            其中植芝盛平後來另創合氣道,道場近布世界各地,成為合氣道道
        祖,也使合氣道之名廣為世人所知。另外久琢磨則得到惚角全部大東流
        奧義的傳授(皆傳之事),還有刀根館正雄也得到皆傳之事,但比較不為
        為世人所知人知,而少為人知合氣二刀流的劍術則只傳給了佐川幸義、
        久琢磨、山本角義等少數人而已。

            到了昭和7年(1932年)惚決定由其三子時宗(清吉)做為武田家的繼承
        人,並於9月為其入籍為嫡子。其後惚角繼續在日本各地活躍著,最後於
        在昭和18年(1943年)於客死於日本北海道青森縣,享年83歲。遺體葬於
        羽黑山的西林寺,他的墓前的石製的線香台上刻著自戰國時代令群雄心
        驚武田家的菱形家紋。

            惚角去世後,其子武田時宗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昭和29年(1954
        年)于北海道網走設立大東館道場,把東流合氣柔術與小野一刀流劍術合
        併稱為新大東流合氣道,致力於培肓門徒的工作。後來於平成5年12月過
        去,目前武田家為其長女京子之夫武田正修繼承宗家之位。

            註:本文是根據日文版合氣道教室內武田惚角小傳為本,再加上末學
        收集的其他的資料改寫而成,中文版的合氣道教室是由聯廣公司出版,
        末學私下以為其譯者可能對日本武術並不很了解,所以在武術名詞及年
        代都有很明顯的錯誤,期望該公司再版時能予以訂正。如惚角小傳中,
        惚角在熊本城旅館中教授的是手裡劍,中文版居然譯為揮刀術,根本差
        了十萬八千里,另外柔術也都翻譯成柔道。

[合氣道漫談之8]
    六、合氣道的開創者--道祖植芝盛平略傳

            若要定義什麼是合氣道?狹義合氣道指的是植芝盛平所傳的合氣道
        ;若以廣義而言,合氣道應指的是保科近真與武田惚角氏等人所傳的大
        東流合氣柔術。所以末學先介紹道祖植芝盛平的略傳,往後後有機會再
        略述惚角先生的其他傳人及合氣道道祖的其他弟子。

            末學為何要一一介紹影響合氣道的武術,及名人的原因,主要是為
        了探索合氣道的創造過程,以及形成合氣道的心路歷程。如此對於了解
        這一門武術及理解這一門武術的技法有相當大的意義。記得鄭子太極拳
        的吳國忠老師曾用「先師的思路」這個名詞來解釋鄭曼青先生的太極拳
        為何那種威力。同樣的,若我們去研究合氣道歷史及合氣道各位祖師的
        生平,也許就可以從中理解他們的學習歷程,進入他們的思路,進而了
        解這一門武術精髓所在。

            很可惜的,在這方面各國術名家名手的傳記,卻非常少,有的只有
        一些略傳、小傳,甚至連照片都沒有留下,不似日本往往有系統的留下
        演武姿勢的照片、影帶,令人無法一窺全豹,末學在匯集合氣道的歷史
        時,深覺得非常感慨,但願其他前賢若有相關資料,應做一個整理,公
        布大眾,不願外國專美於前,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睹前賢的風采。

            以下道祖的略傳,末學衋量不用神化美化的字眼來記述,而用一般
        人的眼光來看待,如果能讓大家了解,道祖如何從一個平凡的人成為一
        代武術宗師過程,而這種精神的感召因使大家在學習合氣道或是其他武
        術有所領略,那就是末學之幸。

                壹、年少時期

            近代日本合氣道道祖植芝盛平氏於明治 16年(1883 年)11月誕生於
        日本和歌縣田邊市的一個中農家庭。幼年時因為患腺病導致身體很虛弱
        ,體格也矮小瘦弱。個性不喜歡念書所以在念中學就中途輟學了。據說
        因為目睹自己父親被人欺負,而本身身體不好而無力保護父親,因此下
        定決心學武來強身自衛。於是自十四、五歲起開始學習天神真楊流柔術
        ,從此步入武道的學習之路。

            18 歲時,為了生計,抱了很大的希望來到東京,住在日本橋的親威
        處,在批發商工作。從那時候起,植芝盛平先生利用晚上的時間到位於
        淺草的起倒流道場向戶澤德三郎學習起倒流柔術,另外也曾向位於飯田
        町的神陰流道場習神陰流的柔術技法。在東京時,道祖過著十分忙碌的
        日子,但因為身子虛弱、加上心神交憊,住了三、四個月就因病離開了
        東京回到和歌縣的故鄉。

            在這裡末學打個插,有件很有趣的事情,近代柔道的創始者--嘉納
        治五郎先生於年青時也學過天神真揚流柔術及起倒流柔術,並以此為基
        礎發展出近代的柔道,而推廣到全世界。同樣的,合氣道創始者植芝盛
        平先生同樣在年輕時也是學習天神真揚流柔術及起倒流柔術,而後卻創
        出了合氣道。二位日本柔術界的名人,基於相同的基礎上,受到起倒流
        的柔術影響很大,往後卻有不同的發展,但都同樣把日本古代柔術改為
        近代日本式武道,流傳到全世界,這不能不說是件很耐人尋味的事。

            對柔道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嘉納治五郎先生為柔道留下所謂五大形
        的技法,其中的古之形,就是起倒流的技法,而這些古之形的技法對合
        氣道的影響也十分深遠,在目前合氣道中都可以找到相同、甚至相似的
        應用技巧。

            接著簡介一點天神真楊流柔術及起倒流柔術之後再述說道祖的生平
        。

            天神真楊流是明治維新前文久年間(1861-1864年),紀州藩士磯又
        右衛門所創,磯又右衛門首先學習由醫生秋山義時在中國學的武術而創
        的楊心流,後來又學由楊心流所發展的真神道流柔術,後來將二者溶合
        而命名為天神真楊流。天神真楊流柔術算是比較新成立的柔術門派。此
        流柔術的特點是在做柔術技法時會使用以拳頭打擊敵人穴道要害的技法
        ,這是他派柔術所不常見。並且這派柔術主張對敵時,雙肩不可以聳立
        ,全身要保持柔軟,不可以直接跟剛強的敵人相衝突,全身要像海上的
        浮木,隨波逐流,如此即能克敵制勝。這種重視氣的觀念及打敵要害的
        技法,目前仍舊在合氣道技法可以見到。

            明朝時歸化日本的陳元 (上斌下貝 )(1587-1671 年 )僑居日本時傳
        給日本浪人福野七郎古衛門,以後稱為福野流柔術,以後日本人寺田右
        衛門繼承之後,吸收其他柔術門派的優點而改名為起倒流柔術,寺田右
        衛門有時也稱這個武術為真信流柔道,據說這是最早使用柔道這個名稱
        的武術。在「起倒流傳書」的天卷中提到:「起倒流係站起和倒下之意
        。起為陽形、倒為陰形。以陽可勝、以陰亦能勝。以弱能勝強;以柔能
        克剛。」

            目前柔道可說是以起倒流柔術為母體所發展的,一般我們所看到的
        柔道只不過是柔道五大形中的亂取之形中其中的投之形與固之形而已。
        投之形就是摔法,如過肩摔、大外割之類;固之形就是壓制、控制法如
        袈裟壓制、十字勒等。而比較不常見的柔道四大形,如日本女子柔道特
        別重視的柔之形;訓練空手入白刃、空手奪刀的極之形;充份表現起倒
        流柔術的古之形;根據水的形勢為主體的五之形等就少為日本柔道之外
        人為知。而起倒流柔的一切也是跟合氣道有密切關係,因為植芝道祖的
        弟子如富木謙治、望月稔  (亦是武田惚角的弟子 )都是柔道高段者,而
        望月稔等人更是嘉納治五郎先生派來向植芝盛平學習合氣道的幾位柔道
        高段者之一。所以可知他們之間的關係。最後在此以嘉納治五郎先生寫
        在講道館道場的扁額為做為此段的結束。「無心而入自然之妙;無為而
        極變化之神。」

                貳、青年期的武術進修

            話說道祖回到故鄉之後,想起自己身體虛弱做不了什麼大事,就下
        定決心好好鍛鍊身體,於是開始練習跑山路。最初每天只跑四公里左右
        的山路,經過了十多天咬緊牙關努力,逐漸變成習慣,體力也逐漸增加
        ,體格也日異強壯。

            盛平先生在明治36年(1903年)20歲時,開始投身軍旅,進入大阪第
        四師團轄下的37連隊,此後一共在軍中生活了4年。那時他雖然只有156
        cm的身高,但對於槍術、劍道都熟練,甚至軍隊的武術教官都要向其請
        教,並曾參加日俄戰爭。其間,盛平向(土界)市的中平正勝學習後藤派
        柳生心眼流柔術,學習柳生流無刀攻的技法,無刀攻技法就是用空手對
        付真刀劍,並能將其擊落的技巧。植芝先生於 25 歲時 (1907 年七月 )
        得到師範許免。同年  (明治 39 年 )從軍中退伍,回到故鄉和歌縣從事
        農家工作。

         盛平日臻熟練的槍術,其基礎便被認為是當時軍旅生涯時奠定的。
        退伍之後(同年明治39年)盛平在故鄉過著農耕生活,一方面接受偶爾到
        田邊遊玩的柔術家之邀請,在貯藏室改建的這場和村裡的青年們一起習
        練柔術。

          20 多歲的盛平,藉著這些武術的習練,奠定了成為武術家的基礎。
        尤其是長約四年的軍隊生活和柔術習練,使他得以擁有強健的體魄。日
        後盛平的柔術技術之飛快進步,主要歸功於這一時期。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合氣道漫談之9]
               參、與武田惚角先生相遇

            明治45年(1912年)3月,盛平先生29歲,參加北海道開拓移民的徵
        集,跟五十四戶同志以拓荒移民團長的身份前往北海道。在北海道紋別
        村的白瀧原野一帶開墾田地。當時盛平藉著在原野中伐木的鍛鍊,使其
        腕力、體力都幾乎勝過年輕人。晚年時的盛平回憶那時情形常得意的說
        :「我的腕力是由伐木訓練而來的。」電影洛基中史特龍訓練體能其中
        有一項就是砍柴;漫畫第一神拳中幕之內也有藉砍木柴訓練體力的情節
        ,由此可知伐木不僅能鍛練腕力,也可強化腳和腰的耐力。這也印証了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再高明的技法也需要體力、功
        力相配合才能發生作用。

            在那時盛平曾將一棵直徑十三點四公分的松樹連根拔出地面,令其
        他移民驚訝不已,由此事可知盛平當年的體力如何。

            盛平先生在在大正3年(1914年)想離開本來想要長期居住的地方
        。但在大正  7 年 (1918 年 ),盛平當選湧別村的村會議員,使他繼續
        留在北海道,他在白瀧時,無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發揮了優秀指導
        者的手腕。這段期間的生活,被後世推測為形成盛平個人人生修練、學
        習的格局。但是,考量他往後能成為武道家的主要因素,應可說是與大
        東流合氣柔術中興之祖武田惚角的相遇了。
              參、與武田惚角先生相遇

           明治45年(1912年)3月,盛平先生29歲,參加北海道開拓移民的徵
       集,跟五十四戶同志以拓荒移民團長的身份前往北海道。在北海道紋別
       村的白瀧原野一帶開墾田地。當時盛平藉著在原野中伐木的鍛鍊,使其
       腕力、體力都幾乎勝過年輕人。晚年時的盛平回憶那時情形常得意的說
       :「我的腕力是由伐木訓練而來的。」電影洛基中史特龍訓練體能其中
       有一項就是砍柴;漫畫第一神拳中幕之內也有藉砍木柴訓練體力的情節
       ,由此可知伐木不僅能鍛練腕力,也可強化腳和腰的耐力。這也印証了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句話,再高明的技法也需要體力、功
       力相配合才能發生作用。

           在那時盛平曾將一棵直徑十三點四公分的松樹連根拔出地面,令其
       他移民驚訝不已,由此事可知盛平當年的體力如何。

           盛平先生在在大正3年(1914年)想離開本來想要長期居住的地方
       。但在大正  7 年 (1918 年 ),盛平當選湧別村的村會議員,使他繼續
       留在北海道,他在白瀧時,無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發揮了優秀指導
       者的手腕。這段期間的生活,被後世推測為形成盛平個人人生修練、學
       習的格局。但是,考量他往後能成為武道家的主要因素,應可說是與大
       東流合氣柔術中興之祖武田惚角的相遇了。

            改變盛平的命運之日來臨了,在大正4年(1915年)2月盛平因事前往
        北見國遠輕,在當地的久田旅館與 55 歲的武田惚角先生相遇。武田先
        生看到盛平先生時說:「有前途的青年,來學習我的武術吧!」盛平感
        於武田先生人格的修養及武學術養,即拜武田先生為師,繼續留帶旅舍
        內,跟著武田先生學習大東流柔術的技法,從早到晚的學習,期間一共
        有一月有餘,成為武田先生所器重的學生。當時武田先生稱自已的技法
        為大東流柔術,據說以後在植芝盛平先生的建議下改為大東流合氣柔術
        這個名稱。

            關於這段相遇,在惚角生前聽過他談起的人說,開始的時候因為某
        種原因惚角嚴厲拒絕盛平入門學習。後來由於盛平的好友-惚角的學生
        吉田幸太郎極力推薦植芝盛平是個卓越的人材,盛平才得以入門學習。
        就這樣經過了大約一個月的進修之後,盛平邀請惚角到白瀧,並和五、
        六個朋友一起接受惚角的指導,後來學生逐漸增加到二十位。

            吉田幸太郎生於明治 16 年 (1883 年 )跟盛平同年,曾任陸軍少
        尉,此時正在北海道北見經營私立圖書館,在盛平遇見武田先生那一年
        獲得大東流柔術教授代理的資格,是最早獲得惚角先生授與大東流教授
        代理的人。惚角原本想稱自己的武術為大和流,後來是吉田幸太郎建議
        之下,才稱為大東流。

            盛平在學習武田先生的技法時,不但為武田先生新建住宅,親自為
      老師調配三餐,洗澡,一切都自己親手做,不假手他人。當時要學大東
        流秘技的學費非常貴,每學一個技法需要三百至五百元的學費,並且要
        衋力服侍老師才能學到技法,盛平為學習武田先生的技法,不但事事親
        恭來侍老師,更花掉了從父母親那兒接受的財產的大半。終於在一年後
        ,大正五年 (1916 年 )3 月得到了武田先生所給予的大東流柔術免許皆
        傳的資格。

            當時武田先生所受的証書是這麼寫著:

            「秘傳奧儀之事」
        右奧儀御信用之手
            大東流柔術熱心不淺稽古無懈怠(中略)
            大東流柔術本部長  武田惚角源正
            大正五年參月吉日
        北海道紋別郡上湧別白瀧二股
                植芝盛平殿

          盛平接受了惚角贈與大東流柔術的目錄「秘傳奧儀之事」之後,盛
        平跟隨惚角,並以惚角代理人的身份為指導者。惚角指導的對象有裁判
        所的判事和警察署署長等等,在官尊民卑的當時,一位武術家的學生破
        例代替惚角作為指導者似乎很少見,因此,年輕的盛平乃成為教導判事
        (審察官之意)中有名望的人物。翌年 6 月當選了湧別村村會議員,名
        符其實地成為白瀧的代表人物。

[合氣道漫談之10]
                肆、邂逅出口王仁三郎與綾部修行

          但在隔年,大正七年 (1918 年 )由於接到父親病危的通知,將在北
        海道的所積蓄的財產與土地都送給了武田惚角老師,自己空無一物匆匆
        的離開北海道趕回故鄉田邊市。在回故鄉的路上,在火車上聽到大本教
        的盛名,為了救其父的病,希望能從大本教那兒得到治病良方,因此一
        到了京都就搭乘山陰線的列車前往位於綾部的大本教,在大本教本部祈
        禱父親的病情早日痊癒。盛平在這裡遇見另一位影響他十分深遠的老師
        ,大本教的指導者-出口王仁三郎,並且深深地被他的人格所吸引,而
        在當地停留了三天。

          當盛平回到家鄉時,父親已經過世。受到這個打擊,盛平悲慟逾恆
        ,感到自己專研大東流柔術的武道練習,可是卻忽略了精神上的修養,
        盛平認為在精神訓練上指導自己只有大本教的教主出口王仁三郎一人而
        已。為了獲得內心的光明及精神的修練,大正9 年 (1920 年)1月4日的
        春天,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移居綾部,那時目前的道主--植芝吉祥丸先
        生為盛平的三男,於移居綾部後翌年(1921年)出生。

            為了追求信仰而移居綾部的盛平,受到出口王仁三郎老師熱情的招
        待。這是盛平在遇到高手惚角之後,第二個遇見的恩師。在綾部,盛平
        一家人住在一棟常出現狐狸的山中住宅,盛平只要一有空就時常練習劍
        道及槍法,有些柔術或是劍道的修行者來訪要求與盛平比試,盛平往往
       道及槍法,有些柔術或是劍道的修行者來訪要求與盛平比試,盛平往往
        不用任何護具,只用空手就使他們臣服,那些服輸的武術修行紛紛要求
        盛平指導他們武藝。

            同年的秋天,盛平先生接受出口老師的建議,改建住屋的一部分,
        開設「植芝塾」道場。出口王仁三郎知道盛平具有高段武術,想藉著他
        的才能來指導、訓練大本教中的年輕人,進而鼓勵所有的年輕人組織起
        來。

          大正十年 (1921年)2 月,警察局對大本教施以鎮壓,出口被捕入
        獄,並在 6月被保釋出獄後,開始策劃大革命,希望以宗教的教義來統
        一世界,並企圖與韓國的普天教、中國道院的紅卍字會等宗教團體相連
        合,建設新的東西聯盟。此時盛平擔任農園世話係(幹部職稱)並擔任
        大本教的會計師,率先執行示範工作,另一方面,他也把受到出口影響
        的大本教思想和作法,在武學中樹立起自己的風格。

          當時在大本教,有名的人不斷地進進出出,其中有很多高學歷的信
        奉者,軍人的出入也十分頻繁。其中以身任代表大本教的指導者淺野和
        三郎的胞兄-海軍中將淺野正恭,對植芝的成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伍、惚角先生來綾部

          很多合氣道的書上記載著,大正時代,盛平活躍的光芒期是在大正
        13年(1924年)到蒙古這件事。但是從盛平的修業過程來看,最重要的卻
        是惚角長期滯留於綾部此一件事。

          大正11年(1922年)四月的春天,武田惚角接受愛徒盛平的請求來到
        綾部大本教。惚角甚至沒有帶著妻子和 6 歲的兒子時宗(後來的大東流
        合氣武道宗家)老遠來到綾部。因為當時在大本教盛平的道場要在指導
        具有劍道、柔道實力的眾多軍方關係人時,師資的強弱非常重要。於是
        盛平建議出口王仁三郎邀請其師父武田惚角前來指導大家武術。

            當時參加這場武術講習會的人有,海軍中將淺野正恭及陸軍大使小
        牧斧助,海陸軍的佐官、尉宦階級,劍道師範及大本教的相關人仕。有
        一天,惚角以劍道師範的身份,不帶護面(劍術中有護面的配備)的打
        敗了聞名的鈴木貫之,這件事使淺野中將等在場人仕十分驚訝,不但深
        深了解惚角在劍道上的實力,更對惚角的大東流技法十分佩服。

            在從四月 28 日到同年的九月  15 日之間,武田先生把大東流柔術
        的全部的技法:一百一十八條、合氣之術三十條、秘傳奧儀三十六條。
        從頭至尾重覆教了二十二遍。對盛平而言,這段期間是促使他武藝進步
        而深具意義的時期。

            這年 9 月,他接受惚角所送的目錄「合氣柔術秘傳奧儀之事」,內
        容是這麼寫著:

                合氣柔術秘傳奧儀之事
        百八十條  裡表
            合氣之術   裡參拾條
            秘傳奧儀   參拾六條裡表
            以上貳拾貳回教授
        大東流柔術御用之手,熱心不淺稽古無懈怠(中略)
        大東流合氣柔術總務長  武田惚角源正義
            大正十一年八月吉日
                植芝盛平殿

            在 9 月 15 日,惚角同意授與盛平大東流合氣柔術的教授代理的資
        格。(這時期被推測是由「大東流柔術」改名為「大東流合氣柔術」。
        )這是繼吉田幸太郎之後,第三位得到惚角授與大東流教授代資格的人
        。這次離家對惚角而言,不只是破例,而時間也很長,當惚角先生離去
        時,出口王仁三郎更以巨額的謝禮贈送給惚角先生。可以看出惚角他與
        盛平師徒二人關係非淺,他對盛平的寄望也很大。後來植芝盛平成名之
        後,離開了大東流而另創合氣道,對武田先生而言,打擊可能不小,不
        過這段故事後面還會提到,再此點到為止。

            同年盛平39歲也同時得到神陰流柔術的許免。


             淺野中將在參加綾都所舉行的大東流講習會時,把精神完全投入了
         武術的。於是他向海軍兵校的同學竹下勇(大將)、財部彪(之後的海
         軍大臣)、岡田啟介(同前)介紹大東流。由於這個緣故,竹下勇大將
         便在大正14年(1925年)秋天,邀請植芝盛平來到東京。後來盛平全家
         移居東京,後來「合氣道」之所以能在中央進出全得力於此。

                陸、中國蒙古之行

          因接受忽角的傳授才得以加深實力的盛平,在大正 13年(1924)
        2  月,盛平四十一歲那年隨老師出口王仁三郎到蒙古,希望能在蒙古利
        用新宗教之力,在那兒建設一個大王國,一行五人就經東北而到蒙古。

            一行人首先到達中國東北的奉天  (即今瀋陽 )會唔東北軍閥張作霖
        的部屬盧占魁,盧占魁曾當過馬賊,以剛勇聞名。盛平一行人得到張作
        霖的承諾換裝為中國,和盧占魁的四北自治軍一同前往蒙古,當時盧自
        任為自治軍上將總司令,出口王仁三郎為大上將。

            西北自治軍成立之後,東北及東蒙古一代的大小馬賊聞訊而,不少
        蒙古王族與喇嘛也紛紛參加了西北自治軍,此時西北自治軍改名為「內
        外蒙古救援軍」,大家都對成立這個大王國十分有信心,但盛平卻對此
        並不很熱中,每天早晚都專心於武術訓練。

            有一回一行人外出旅行,遇到一群馬賊的襲擊,雙方使用毛瑟步槍
        展開激烈槍戰,盛平陷入馬賊的隊伍中之,並用腳踢多倒許多馬賊,很
        奇怪的是,盛平並沒有被子彈擊中,每次都在馬賊射擊前跳過去打倒他
        們。

            日後盛平回憶當時的情形,當他快被敵人打到之前,會從敵人那兒
        出現「豆粒大的白光」飛進他的體內,使他能搶先一步先打倒對方。盛
        平說道:「看來是他們想發射的意念,先打中我的身體。」也就是說盛
        平那時可以感覺到敵人攻擊的意念,進而制敵機先。

            但是改名為內外蒙古救援軍的名稱之後的西北自治軍,卻引起原本
        支持他們的張作霖十分不滿,並且認為盧占魁有意出賣他,當下斷絕了
        對西北自治軍的各項軍援。這個打擊的結果,使的盧占魁的軍隊孤立無
        援,四分五裂,在六月的炎陽下逃亡,成了敗軍之旅,馬賊們也紛紛叛
        逃。盧占魁在無計可施之外,決定返回奉天向張作霖解釋,在回途之中
        被張作霖的部隊包圍,解除武裝。但是盧占魁跟其部屬卻受到款待,不
        過在六月  20 日的半夜,盧等人在狂歡暢飲之後,被一一帶出去槍殺身
        亡。

            那時盛平一行人被監禁在旅館內,好幾次差一點被槍殺,幸好同住
        在旅館的日本人,急報日本領事館,由日本領事向張作霖哀求放了盛平
        一行人,終於在他們被送刑場前,張作霖的赦免電報才及時送達,才免
        於一死。

            他們雖然免於一死,但衣物、鞋子全被脫下,只穿內衣褲帶著腳鐐
        被關在監守所,處境是十分狼狽的。經過日本領事再三的交涉,才改送
        到奉天的日本總領事館,最後被驅逐出,在那年七月被送回日本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南報導]

        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晚上,到了台南成功大學參觀成大武展,他們是在室內禮堂舉辦,大家坐在下面座位,如同觀賞台中杜蘭朵公主話劇演出般專注。參與的社團有成大跆拳社 、成大空手社 、成大劍道社 、成大合氣道 、 、 、等等。

        [成大空手社] 記者看到成大空手社上場,一開始由社員上陣演練平安型,有努力排練,以社團標準來看定在水準之上,高級自由型方面,真不愧是資深的武者,記者覺得打的很好。

        [成大劍道社] 劍道演武普遍都不錯, 記者得出一個結論就是, 只要是帶頭者都看的出來,技術純熟如神,該社還有心請高段者來演練,成大劍道社,和成大空手社堪稱是這次表演最好的兩個社團。

        [成大太極社] 記者看到他們整齊打了他們著招牌陳式太極24式,後來有人演練拳腳套路和器械,記者覺得打炮錘、演劍那位,身法協調,值得一看。


        [成大跆拳道社] 表演設計足見用心。

        [成大合氣道社] 他們演練前後都很有禮貌的跪坐行禮,今天他們表演基本六大技法。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