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888_740307909402617_6492877812197771626_n.jpg

 [編號08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市報導]

    武林在百年前受到火氣衝擊,冷兵器式微,有些人也把手槍當成以個現代武林人物的標準配備,不過傳統武術界可能派出一個民意代表出來質詢我:

 ─ 武術界民意代表:『手槍為何可以列入武術領域,而編列預算?』。
 ─ 林北官員惶恐:『委員您別生氣,根據本部調查結果,武術和手槍射擊都需要鬥志‧‧‧』。
 ─ 林北調整麥克風:『簡單來說就是貴鄉民強調的【戰液】,因此急需列入武術範疇予以補助 』。
 ─ 武術界民意代表:『根本草菅人命』。
 ─ 林北官員打官腔假笑:『肯!本日最中肯』。



    林北記者考察以往傳統室內手槍射擊場都有著空間限制,經營者和顧客都無法達到盡興的交集,而記者近期打聽到有家『Shooting star 遊戲槍主題射擊館』,他狂妄的宣稱〈新世代台灣首家電子計分靶場〉向玩家的極樂感受挑戰,的確很有戰意。不過林北記者參訪前得先去做功課,於是去逛夜市拿手槍射氣球,享受一種氣球Open將〈我噴漿〉的宣洩快感,射了命中率低的無數發以後才去領參加獎!


    於是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到號稱〈台北市原宿〉的西門町,在最熱鬧的武昌街另一端找到『Shooting star 遊戲槍主題射擊館』,小編喬裝成顧客體驗一下平民娛樂,老闆帶我去練習狙擊槍,爬上縮小版的樓中樓的樓上,老闆要我用準星瞄準目標射擊,但是小編不甘被當成機器人制式操作,於是自任《美國狙擊手》的主角Mr.克里斯,往後請尊稱林北【軍事史最致命的狙擊手】,於是林北狙擊手位在中東廢墟頂樓,瞄準遠方頂樓的恐怖份子,第一槍沒中,心想:『再不中的話,世人就不會叫我傳奇了』,第二槍擊中精神卻沒甚麼技巧,『ㄅ一ㄤ\ !!!』,簡直探中后里的龍穴后里穴,『林北中了,林北傳奇啦,玖壹壹快替我寫歌,我愛妹也愛你娘啦』,正想要跟老闆要獎品時候,老闆眼神告訴我這裡不是夜市,要我繼續把子彈打完,接下來的低命中率就無法給民眾知曉了,因為我是玖壹壹眼中【癡情的狙擊手】。

《曲:癡情男子漢》
~你常說表現好的話 我就要給靶一個ㄅ一ㄤ\
~為著咱A家庭幸福 我開 中港慶記館
~每晚攏加班 我是癡情的狙擊手
 

    老闆帶我去第二關玩衝鋒槍,小編覺得有〈百戰百勝,耶!耶!耶!〉的Fu,出現眼前的目標就是闖關大魔王了,老闆調整槍托要我抵住肩窩後就可以射擊囉,身為《鐵獅玉琳瀧》控的小編心想:『絕對不是監林想得那麼簡單,一定有伊ㄟ眉角』,於是用【衝鋒槍 電影】當關鍵字,在心中google到《烏龍派出所》,對!就是他了,小編看了茱麗噴完鼻血後,就變成拿著衝鋒槍的多爾多,烏龍控粉粉會膩稱我〈波比〉〈哩來行ㄟ〉,林北波比趁老闆沒看到馬上來個大轉身,喊了一句:『誰都不能站在我後面』,轉身先投了隱形手榴彈後,馬上用衝鋒槍用鍋牛速度的瞄準射擊‧‧‧

 ─ 電視兒童:『為甚麼用鍋牛速度?卡通都射很快阿!』
 ─ 林北波比:『不講你不知,講了你就倒頭栽』
 ─ 電視兒童:『這不是阿兩的台詞嗎?』
─  林北波比:『兩個原因,影片快轉就是你看的速度阿,你又沒看過真正波比現場打,又知道他射多快』
 ─ 林北波比羞:『第二個原因就是,動作太快的話,世人不就知道林北很快射了嗎』

 

    第三關就是手槍,身為參訪過合氣道館過的記者,沒有第二句話,立馬從《烏龍派出所》的特殊刑警變身成【史蒂芬席格】,此後就不能讓觀眾看出有喜怒哀樂表情了〈江蕙飆高音:這丟系~作藝人辛酸ㄟ滋味~〉,於是我就是擅闖民宅的叛逆刑警小史,先把手槍緊靠胸前,再兩手握槍歪著頭,這就是《魔鬼戰將2》火車上的鏡頭了〈導演:卡,敲完美的特寫〉,於是史艷文的哥哥林北小史我呢,在這一關有超高的命中率,果然是史蒂芬席格轉世〈史蒂芬席格抗議:我還沒死啦〉。熟料,在這個當時ㄟ這個時陣,目標居然動起來了,這哪招阿,這種跑法是蒼蠅還是蜻蜓〈有押韻喔,請拍手〉,好Der,這難不倒林北小史,誰叫我是主角呢,全部〈ㄅ一ㄤ\  ㄅ一ㄤ\猴伊死了了〉,做完林北小史不忘對隱形反派做出完美合氣道四方摔。



    最後一關就是步槍,雖然看起來是先進槍型,但是我去觀落陰的話,可以看出這把的靈魂,根本就是當年當兵那一把討厭的步槍,今天你靈魂亂入別人的軀體,這一切瞞不過我的法眼的,說到當兵那一把討厭的步槍,常常在那邊限時組裝、清槍管、置槍有的沒的,最要命的就是機車班長要我把它當成第二生命,一有閃失,早也罵晚也罵,讓我覺得樂於當一個死老百姓,勝過當一個活老百姓。果不其然,身為《報告班長》電影中小兵的 我已經退伍了,這把靈魂亂入的步槍依然不放過林北小兵,一連續射了幾十發才中一發是怎樣,後來連老闆都比我擔心難過,我還要點起假菸安慰他:『這不過只是玩玩罷了,你別太在意』〈唉!如果老闆是女的,講這種話就會有一種綺麗惆悵感〉,後來老闆說這種步槍不能把準星對紅心,後來命中率一直升高,說不定連《報告班長》電影導演都要我當主角了說。


    今天參訪好像很好玩但是又真累,感覺好像爽看得好幾部電影之後走出電影院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臉書帳號 【Shooting star 遊戲槍主題射擊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大甲報導]


       編號08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來到大甲鎮瀾宮附近的清朝古蹟文昌祠,小編一改平日白爛作風,齋戒沐浴十分鐘後〈應該是飯後用沐浴乳洗手完,花十五分走過來就是齋戒沐浴〉,正經八百的向文昌帝君拜拜,心想雲州大儒俠史艷文跟祂很像,可能史艷文文質彬彬樣貌是學祂吧,那哈咪二齒是學海棉寶寶嗎?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這邊屋頂邊邊有個神獸,是龍頭魚尾,祂跟日本天守閣上面的『鯱』很像,傳說龍生九子,其中一子為魚形的龍,名叫螭吻,祂多安在屋脊兩頭,跟天守閣的鯱一樣,都是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拜完文昌君,走向左廂房,馬上被巨大的大頭獅嚇到,這是被列入文化資產獅頭製作達人作的嗎?
─ 記者想:『打拳和舞獅兼練的武館,單獨練拳時間相對少,技擊能力會不會比不練武獅的武館差呢?』

─  有位達尊前輩水月跟記者說:『 南派舞獅其實是把一些手法,步法及體力耐力訓練溶入,例如8字圈手法,勾腳的腿法,所以練舞獅有時對功力提升也有幫助』

─  水月前輩提到細節:『老師說,以前是師父舞獅頭,因為出獅陣會有與別人比功力的情形發生,現在是師父舞獅尾,因為才能讓新手站在師父的腿上,做一些動作。 』


─  水月前輩說:『 以前武學書館出過他們的專輯,有提到他們的刈手與一般的動作相反,卻跟我學的一樣,只是我們稱為文武肢陰陽手而已,這是非常有趣的事』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而在左廂房的對外門口邊有放置木人樁,專業的武術宅看到看到上面年有墊子,就知道這個一定是『使用中』,果然看到他們影片中有俠女在演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4bTg8AHKw)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吃喝玩樂大台中】提到「大甲五十三庄」的五十三庄,各分布在大甲、大安、外埔及后里這海線四區裡,舊時他們都以大甲鎮瀾宮的媽祖作為共同的信仰中心,所以才稱「大甲五十三庄」,「大甲五十三庒傳統國術舞獅(虎)技藝委員會」網站提到該委員會是聚集了八個不同武術門派的武館,這八個武館分別為:(以下整理自委員會網站資料)

─集英堂(大甲「烏番師」傳授開始),拳種:鶴拳、太祖拳。
 

─振興社(阿善師在大安港設武館開始),拳種:西螺七崁的的「金鷹拳」。


─欽習堂(林炮在大甲、大安、埔頭立館開始),拳種:長肢太祖、鶴拳、烏蝶拳。
 

─金勝堂(台中魏知高來大甲水汴頭庄頭教拳開始),拳種:太祖拳、羅漢拳、鶴拳、猴拳。


─麒麟館(唐山師父「神水師」所創),拳種:太祖拳、白鶴拳、猴拳。


─玉麟館(大甲郭燕益創),拳種:屬於鶴拳、永春拳門派。


─義虎團(番仔寮蔡趖創),拳種:鶴拳與猴拳。


─忠義堂(吳大朝創),拳種:蔡家拳。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八個武術門派集中在幾個房間介紹,小編覺得這邊很多器具都有前人努力的汗水,相片都是有著不同的故事,只能吸引內行人來蒐寶,對於老百姓那些外行人,可能就是不起眼的古董。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小編覺得這邊如果能夠加入商業行銷的思維,像是「陣頭吉祥物」、武術表演和體驗、或是像是沖繩的舞獅戲劇表演,適當的營利或許可以補足地方經費之不足。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這個廂房又有第二個木人樁,小編看到這邊許多兵器和獅頭,想起當記者前的身分是「死老百姓」時代,那時看到廟會武拳弄棍的招式,直覺會想到那是拜神儀式,或是和八家將動作有關,不會想到是武術,只是這些「輸人不輸陣」的把式,多是古老的南方拳種,少了商業性宣傳,武癡們根本不知道大甲武館有多少壓箱寶,大眾只能停在「外行看熱鬧」,但是內行卻不知門道。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下圖這個辦公室內整面牆上都是獎杯,實在有夠利害,小編真希望這邊能夠再點燃台灣之光,國術界十幾年來說過「國術需要一部好漫畫來推動」,他們是指「拳兒」,這幾年來有電影替「詠春拳」宣傳,但是現今大甲的這些台灣拳種,的確需要一些商業性的火花,來點燃這蓄積已久的能量,重現「拳頭巢」盛況!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大甲五十三庒傳統國術舞獅(虎)技藝委員會
 http://www.503.tw/


 

[ 參訪大甲五十三庒 ]  大甲文昌祠的國術和舞獅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作者同意引用自 千江水月的部落格】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剛接觸杜系陳氏太極拳時,最常欣賞的影片除了杜毓澤宗師的老架、砲捶的影片之外,最常看的就是黃翔老師的影片了,當時就覺得黃翔老師演示太極拳的動作,十分嚴謹方正,一招一式都十分功整,很有味道,最重要的,與杜毓澤宗師演示的風格十分相似,雖說杜系陳氏太極拳各位老師演示各種太極拳套路時,都有杜宗師的風格,與其他系的陳氏太極拳不太相同,呈現古樸風格,但黃翔老師行拳的那種簡單有力直接特殊格調,在砲捶演示以彈性的直接砍劈方式也十分突出的,一見就令人難忘,在杜系陳氏太極拳裡也是獨樹一幟的,難以見到他人如此行拳。

 

     這幾年除了工作轉換,壓力加重,不容許有比較多時間練習之外,在太極拳這區塊也因一些風風雨雨及練習上不得法的挫折,讓俗人的我不可免俗地對這一領域,不論是杜系陳氏太極拳也好,忽雷架也罷,均逐漸淡出,也減少與以前同好的連絡,把目光轉移到傳統福建南拳或個人認為對自我實用性較高的菲律賓魔杖上。雖說還是每週有固定時間練習,但已熱情已不復存在。今年因緣巧合,在9月前往天龍國接受黃翔老師的指導一天半,一改個人對杜系陳氏太極拳的看法,也巧妙與目前一些體會連結,感謝黃翔老師在家裡多事之秋時,還不吝在這方面親切指導,也指出個人練習上盲點。基本上黃翔老師對拳理的解析不出杜系陳氏太極拳的範圍,與以前向諸位杜系陳氏太極拳的老師學習得到的練習要領並無違合,只是更深入,更加實用,為感謝其指導,趁腦筋記憶尚存之際,稍加做成以下的筆記,以記念此一因緣。

 


壹、老架部份:

     基本這次9月集訓是以老架為主體,所以在老架方面黃老師就說的比較多些。


一、起勢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二、金剛搗碓前段:基本上就是拿,不是用手拿,而是用下半身纏絲控制對方右手臂,基本上就是陳太的推手法。


三、金剛搗碓:黃老師踏出左腳的方式動作類似心意六合拳的虎觀山,這也是黃老師與其他杜系同門不同之處。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四、懶扎衣:這裡黃老師花了很多時間調我的動作,因為他發現我打此式膝是不動,所以修正。定式黃老師左手是用插腰方式,形成身前會成圓弧,並有明顯的十字勁支撐。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黃翔老師調整懶扎衣前段腿部動作。

五、抱虎歸山:可以長短並發,這次練習在懶扎衣及抱虎歸山都是雙人練習發勁的重要動作。


六、單鞭:右勾手可以攻打對手的咽喉。

七、白鶴亮翅:黃老師說老先生(尊稱杜爺)打此勢,有時打高有時打小而低。

八、摟膝拗步:與倒捲肱都是前進後退的雙人練習的動作,懶扎衣等是左右的雙人練習。

九、如封似閉

十、掩手捶:可以前進後退順步拗步單人及雙人練習,基本上是 8字圈,黃老師還示範掩手捶打牆的方法。

十一、撇身捶:黃老師的打法與杜爺相似,但與其他杜系老師不同,在成定式之前會身體會微轉一圈,這動作在杜爺影片有。

十二、背折靠:用 8字圈打。

十三、指襠捶:用8字圈,拉高再往下打,但不是單純拉高,而且 8字圈。

十四、倒捲肱:基本上與拗步是相同的,只是前進與後退的不同,老架是大圈,新架是小圈,老架也可以用小圈方式打。

十五、閃通背:前面的海底針一般是右手往下帶,但黃老師會伸出左手按住對手的肘部。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十六、雲手:單腳把手提上來。

十七、發勁:先練後腳發勁-老架,再練前腳發勁-新架,進而丹田發勁。從長勁練到短勁-不要太早發勁,放鬆快打中對手時再鬆發。前腳向外擰轉好像腳要扭到那般往下擰踩。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貳、新架部份:

一、金剛搗碓:跌飛打法,用踏出的前腳擠發拔根擊打對手。


二、方形打法-四方勁:武學書館在拍攝杜系陳氏太極拳時,何宏財老師在新架示範上曾演示方形打法,看過的人有些認為是參考大陸楊興靖老師的       四角架,有些如凃宗仁老師那裡認為杜公當年並未傳授此法。就此問題扣問黃翔老師,黃老師回答當年杜公有教他這種練法,隨即演示給眾人     參考。

三、前腳發勁:黃老師認為老架是後腳發勁,新架則為前腳發勁,進而為丹田發勁。老架的懶扎衣,單鞭,摟膝拗步、掩手捶,倒捲肱、雲手都是後腳發勁,但在新架均可化為前腳發勁。至於丹田發勁練法可用白猿獻果或忽雷架的出手來練習。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四、轉身靠:重點在纏絲,以右轉身靠而言,控制對方右手時,以類似反手摔的手法,順勢右肘靠擊對方胸部。

黃老師近來似乎專心練習新架,老架也充滿新架的色彩,他表示,因為新架以手領身,且要合乎陳鑫書上所言:左手管左半邊,右手管右半邊,所以拳理與老架不同,這也是杜系同門大都精老架與砲捶,對新架較竹著墨的原因之一。

 


參、砲捶部份:

一、搬攔捶:黃老師在砲捶的打法都是用蓄勁鬆彈的打法,爆發力強,整套看來都合乎邏輯。


二、斬手:黃老師說他是由斬手領悟出陳太的用法。


三、抹眉紅:與一般陳太二路或杜系砲捶不同,與其早年的影片相同,是跳躍翻身砍劈的方式演示。

 

[轉錄他人參訪]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


四、回頭當門砲玉女穿梭:內含左右閃通背,因為動作打很快,如果黃老師沒有說明,不易發現。

 


 肆、趙堡太極拳部份:

數年因為學習趙堡太極拳時經常造成大腿靠近膝蓋附近肌肉酸痛,每週都要去針灸,後來指導我的楊教練返回高雄後,加上個人對太極拳失望,就放棄練習趙堡太極拳,改習張國棟系忽雷太極拳及其他國術。拜訪了黃老師後,他覺得我花了那麼時間學了趙堡太極拳再放棄十分可惜,他說他雖不懂趙堡太極拳,但基於與杜系新架的關係,他要我持續練習,並給我適度的修正。初步是要我練習不發勁但在掤勁不失的情形把整套架子打完,若有掤勁失去的動作就找出來中斷處在何那裡,並要空掉前面。

 


 伍、結語:

黃翔老師應該是目前在杜系陳氏太極拳體系中,接受杜爺指導時間最長且具有傳承的傳人吧?在黃翔老師年輕時就被評為杜系陳太最佳model,現在雖然年過半百,但功力依然不減反而因為持續練習,功力更上一層,每次北上向其請教,都覺得他功力都會往上再提升,黃老師為人客氣有修養,所教的練法用法實用簡捷,一改個人認為杜系陳太較偏向拳理的看法。可惜因為黃老師目前在每週二、四晚上7:30到9:30在新莊捷運丹鳳站福營國中指導,可能較偏遠及名氣不如其他杜系明師,所以前往學習的人不多,個人還是建議學習杜系陳太或其他系統的太極拳先進,有機會去參學一下應該有所得。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訪縱鶴] 虎尾二高縱鶴拳習武者 『鶴拳君』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編號08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黃昏,到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訪問 『鶴拳君』,他學習過虎尾二高縱鶴拳,為了不被其他人打擾,鶴拳君帶小編到操場附近的大樓頂樓,小編發現這邊頂樓居然是相通的,如果讓我回到學生時代,一定是翹課絕佳路線無誤 !

      附近操場上學生們在排團康活動熱鬧滾滾,暖暖的太陽曬在涼涼的風裡,讓臉頰陷入舒適的愜意 ! 鶴拳君用地上碎石,壓著幾張『虎尾二高縱鶴拳』筆記,下面列出上面的內容:

[基本]
─ 過門:一手下劃圈,兩手平伸
─ 搖肢:一開始死命的推,後來稍微掌握肩和臂的施力,還有腳的地根力和整體結構力的搭配
─ 摔水肢:有劃半圓和一圓半兩種方式,剛開始兩臂在下腹似成圓形,彈出前肘似有前拉一點,身是原地上下的起落,而非前後,下至上一個骨節催一個骨節,發力似在小腿和肩夾,兩腳平行與肩寬
─ 鳴聲:類似打呼的聲音,急促把氣由氣管到喉提上來,採胸式呼吸
─ 其他:鶴爪、過門圓、鶴翅、其他五行手,和其他不知名技法


[套路]
─ 二步:基本的水肢和過門的練習,也有一套是雙人對練 「功夫要會,二步拿。」
─ 三戰
─ 四門:搭配三戰一起練 「拳要好,三戰討;三戰要好,下盤討。」
─ 五步

 


【縱鶴拳和太極拳比較】
─ 記者採訪鶴拳君:『你怎麼會練縱鶴呢?』

─ 鶴拳君:『之前練過太極拳,但是他們失傳的一堆、神話的一堆、迷信的一堆,我有點失望,那時候來接觸縱鶴拳,發現縱鶴拳也有類似推手的拼硬肢訓練方式,或是 雙人對練等,太極提供一個負面的對比』 。

小編後悔了OS:『這段寫出來,小編會不會被太極拳界掤履擠按到死呢?』 。

─ 鶴拳君繼續爆料:『我發現鶴拳一些基本又很玄妙的手法,像是過門圓,鶴拳的動作基本又有實用性,太極的不管練多久好像都有不能技擊的藉 口,形成很大的對比!』 。

─ 記者想去看自己的塔位風水,抖敢發問:『你的太極真的如此不堪嗎?』。

─ 鶴拳君回首日已遠:『縱鶴拳很多手法可以在短期略勝太極推手,當然多少太極都有幫我到一點,而幫我最多的還是的地根力,在鶴拳強調地跟力下,我馬上就能掌握,別人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

─ 小編:『所以就是鶴拳有高CP值』

─小編OS:『小編離開後保證七天後回來看大家喔!揪咪!』。
 

§小編小記§
       提到太極拳比較,其實根據當年BBS中武林神秘耆老的習慣,喜歡將高雄當地的忽雷架抖勁和縱鶴拳比較,依照小編先前參訪心得,兩者抖勁都是『抖的外型』像,內在完全不一樣,像是忽雷架是因為緊湊圈加壓捲出的抖,縱鶴則是地力傳達骨頭結構而上的抖,完全不一樣,希望武林論壇不要每個半年都來一篇,根本有奶便是娘

 


【水肢】鶴拳君本身先後跟過三個老師學過縱鶴

─ 記者採訪鶴拳君:『說說你的練習情形吧』

─ 鶴拳君回憶:『我在學鶴拳之前,曾經路過高醫對面裡面的自助餐街內,有看到民眾在沒什麼人的晚上甩著水肢,這是我的初期印象

─ 記者:『常看鶴拳表演我都常見水肢,聽聞水肢是很基本又重要的技巧』

─ 鶴拳君說:『我在跟A老師學習時,常在高雄應用科大樓頂每天一次就打上千次水肢,在跟C老師學習時,都在公司樓梯間一天次數加總起來也是一千次水肢』

─ 鶴拳君開了話匣子:『另外的褂肢,其實一開始我們習慣做的出馬褂肢,我其實沒有特別練,只是一個打拳套或是推手前的習慣,記得我在一個下雨天在高雄尖美百貨附近的五金行內要走出門口,有人低頭走路收起雨傘居然直直往我胸前桶,我就用掛肢方式邊旁纏邊壓住他的傘身,這也是不加思索的』

 


【過門】

─ 鶴拳君:『我私下都會練習基本的過門,一練都是幾百上千次的,我練不到一個月就常常用的出來,照理講功夫應該還沒變成自然反應,記得那時候,我在仁武地區的一家小七,就是用過門自然躲開小孩子的突然撞來,其實大家多少都有過過門在日常上的應用吧

─ 小編拍拍手:『好棒棒猛猛達!』

─ 鶴拳君:『其實我在沒練鶴拳後,也一直用簡單的過門閃東西又不會人順我背,像是有次我路過施工地方,一個破百大漢背對我和幾個人在路中講話,我經過他們旁時,那個大漢突然大幅度轉身,旁邊的人驚訝的看著我,似乎將被撞倒了,我冷靜用簡單過門閃入他門之間縫隙而過,在那個短短的模門特中,餘光撇見旁人驚奇,大漢仍混然不覺發生何事

─ 鶴拳君:『上面是過門的步法,其實搭配過門手法,也是很基本的日常必練單練法,而手法呢,我之前是陸續跟幾個太極拳朋友分享這個手法,簡單動作具技巧性有大效果,還好我不習慣擺老,不然這一手必為《擺老最佳起手式》

─ 小編:『過門手法敲神奇!!!』

─ 鶴拳君:『他原理其實就是用自由手引導外側力量,抽出受力手到外角去攻擊,當然若是自由手不好引導對方外側力量,就要用另一個手法,抽出受力手以立圓軌跡去中門

─ 小編覺得被唬的一愣一愣的:『人家說國術十年不出門,你能這樣很多成效,平時應該練的很勤喔?』
 

─ 鶴拳君:『憑良心講我是一個私下練不勤的學生,因為我本業是把妹〈?〉,今天約在頂樓其實我住以前這附近時候,常常來這裡練拳,因為要避開樓頂髒亂和學生,當初在這裡練的菜單,一開始菜的時候是《水手、過門、二步》,練習次數是百千為單位,但其實我應該可以再多加個一倍的,也就是我沒有很勤』

─ 鶴拳君繼續講:『後來上課越學越多,我為了不讓練習時間一直膨脹,就減少學過技巧的次數,以塞入新技巧,像是《三戰和過門圓等技巧》,提到過門圓,我也很喜歡這動作,練的次數也很多,他和基本過門的攻擊方向不同,但基本理念卻一樣,我在推手時候很愛用

 


【三戰】

─ 小編引述:『人家網紅部落客月老有整理過南拳類的三戰文《不是三篇戰文蛤》,你能說說你們的三戰嗎?』

─ 鶴拳君:『剛學三戰沒多久,氣感包骨的感覺很重,腳落地生跟的感覺也有,這個感覺不用三週就很強了,後來當兵忘了三戰怎麼打還特別回來跟A師請益忘掉的三戰,我覺得縱鶴三戰似乎比白鶴三戰成效快』

─ 鶴拳君提到跟C老師學習時期:『因為此時已是進入低頭族世代,我下班也是黏著手機,三戰的呼吸可以當站樁用,就連上班開會坐著怕睡著,也是用三戰逆呼吸心法在吞吐』
 


【後記】

    很多外行人光看縱鶴外型醜醜的,就根本不想去欣賞更別說學習,但是有些人碰到因緣際會練了以後,卻發現很有料,反而用另一種專業角度去欣賞他內在的美感,這已經和《外行人覺得醜》程度天差地遠了。

    不過俗話說《無橋自搭橋》,讓小編用許多的詼諧武術文,為內行外行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樑吧!〈背景口白:我愛紅娘!紅娘愛我!為您搭起友誼的橋樑!〉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1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拜訪一位神秘的混搭客,他壽山八卦掌師承郭朝順老師,學了半年,小編身旁有股高氣壓,這是來自高雄武林界黑暗怨念,所形成在藤椅上哈著煙的耆老顯像,似乎聽到藤椅煙耆老說:『才學半年就敢屁』,小編跟混搭客約在高雄文化中心的前面廣場訪談,前面一堆媽媽在跳交際舞之類。以下是混搭客讓小編參詳的簡易壽山八卦筆記:
 


【龍骨練習】 讓龍骨調成八卦需要的正直
─ 頂頭懸:頭上像是一條繩子把整個龍骨吊起,龍骨上拔節節貫串
─ 四肢有連龍骨之意,兩肩夾往龍骨內夾
─ 下巴內收:防勒頸,我猜可能因為這個動作,導致有(怒目)之像
─ 稍含胸
─ 鼻似貼後頸之意
─ 脊椎底部似有塞子塞住,脊椎中間似吸管,孔道要暢通,期間氣息(意念)上下流動
─ 束頸:頸正直
─ 鬆腳:這樣腳才會走跳靈活,小孩腳很靈活,老人才會舉步維艱

【整脊】 更能體會龍骨的存在 
─ 注意龍骨的正直,嘗試一直線的,以龍骨把臀部往旁或後或側前推,就算是龍骨歪斜,在任何角度都始終保持龍骨直的
─ 吸管中間有氣流動,下面端口好像有塞子塞住

【上提】
─ 將丹田氣上提至鎖骨(胸),鎖骨也要上提(可輔以聳肩),進可再提至頭頂
─ 頭的氣下引(放下),可先至鼻或人中,再至鎖骨或整隻脊椎
─ 肋骨往上提拔,每層往上疊
─ 腰部的肉要往上提
─ 身體似撐起單槓時,手下壓時身體上拉之勢

【結構】
─ 上丹田與後腦合,鎖骨與後頸合,下丹田與尾椎合
─ 進可以用小腹(丹田)粘於頭頂
─ 四肢與脊椎相連
─ 兩手臂與肩膀粘合,脊椎的力可達於末梢

【主動帶動】
─ 用龍骨帶動四枝,嘗試前進後退旁移
─ 旁人用首推我胸或背,我做上列動作感覺像是:對方用網子網住我背後,我欲退後一樣
─ 稍提腳跟,使龍骨拉整


【走掌】 步只求輕盈,沒其他要點,
─ 前勾手:似是死命勾著矮單槓,把上身(龍骨)撐起來
─ 雙手交叉肘相疊形-內側那邊的手要在上面,初學脊椎要完全垂直地面, 進階不必拘泥
─ 單手上舉形:一手舉手,一手似莒拳般收在腰脅旁,上舉用意在幫助體勢上提
─ 手前舉後勾形,雙臂伸直於後方之形:內夾,手伸直
─ 反向走圈的轉換動作


【其它】
─ 套路:硬手羅漢
─ 沒學到像是他種八卦淌泥步等


██ 行起坐臥 █

─ 小編不想被哈煙耆老酸,於是問:『你在郭老師那邊有練的很好嗎?』

─ 混搭客的丹田氣化成言語:『我整堂課滿滿的都在練,私下也花時間練習,連行起坐臥都參有八卦之理,後來離開高雄多年後有想到也會練個幾下』

─ 小編覺得佩服:『很好!不像林北在文章中只會講花邊八卦,那你行起坐臥怎麼八卦呢?』

─ 混搭客:『一開始是拳館下課我騎車離開時候,我覺得我騎車轉彎,居然是用脊椎直挺挺帶動而成鐘擺狀』

─ 小編覺得:『根本吊鋼絲』

─ 混搭客:『我提重物懂的用擅用龍骨來帶,這些都是雕蟲小技啦,我覺得自己先學過其他國術才來的,所以有些價值觀不是容易改』

─ 混搭客:『像是我習慣鄭子太極拳的結構,壽山八卦的結構筋肉做的出腦子想的透,但就是入不了我的心』

─ 小編覺得:『這是在演內心戲嗎?』

─ 混搭客:『一直在離開老師很久以後,我有次自己在發狠心一連練個幾天《雙臂交叉走掌》時候,發現到這是由緊緊的筋肉纏繞包覆而成的結構力,這種異於太極的結構力感覺蠻不錯的,好想明天或是有空再回到這個結構中,這種結構力對我產生一種招換力』

─ 小編聽不打懂於是變化話題:『你的筆記提到《龍骨的正直》,篇校ㄟ,脊椎是S型哪是正直』

─ 混搭客:『我的看法是《主觀上的正直》,在馬頭前吊紅羅蔔,他以為吃的到所以一直前跑,《主觀上的正直》就是紅羅蔔,你會因為這樣進步的快,我覺得是藉假修真』
 


██ 內家拳? █
─ 小編問:『你的筆記提到《龍骨的正直》,還有身體要和龍骨相互配合,這類似人家講的從地上撐起的《結構力》嗎?』

─ 混搭客:『你講的是鶴拳和詠春那種撐起的架構,但是壽山八卦我在練的感覺是根在頭上,是由上下吊龍骨的結構』

─ 小編問:『你的筆記很多地方提到《死命勾著》,八卦不是內家拳要放鬆嗎?』

─ 混搭客的白眼後空翻了幾下,完美落地十分:『我認知是用筋肉緊纏成一個整體結構,力量是鬆緊的緊不是死僵,我筋肉練完一小時也不會覺得酸痛,反而似出睡醒,精神朦朦朧朧卻有充完電的感覺』
 


██ 丹道整復 █

─ 小編問:『你的筆記提到《吸管中間有氣流動》,這跟丹道說的練精化氣,有提到提肛或提會陰,壽山八卦和丹道有關係嗎?』

─ 混搭客:『我跟老師學的時候沒有跟他學到靜坐或是丹道,但是我私下用自己方法靜坐時候,用壽山八卦要求調整身體後,身體較不會坐久就歪七扭八,甚至站著來走壽山八卦時候,很快就把身體調到靜坐或站樁那種虛無狀態』

─ 小編問:『你的筆記提到《整脊》,係是整復推拿嗎?』

─ 混搭客:『不是,不過很多中西醫達人對脊椎提出許多保健法,像是《比身高法》、《想像拉幾節脊椎法》、《收下巴法》,這些諸法都能用壽山八卦的要求來解釋,但是你聽那些達人要求只能做到單一點保健,而且做了兩天就懶的做了,壽山八卦提供更全面更長久的保健法』

─ 小編覺得佩服:『所以這就是《一天一八卦,整復遠離我》的概念吧!』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忽雷架─劉全科老師篇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高雄是趙堡太極拳忽雷架大本營,除了先前提到世人覺得他是可以打快的太極拳,其實說真的在外行人眼中,忽雷架他更是很醜的太極拳。
 

  ─ 有個江湖人稱忽雷哥的前輩跟記者說:醜到你不會想看第二眼、醜到其他派太極拳武者覺得這並無符合拳經要求、醜到拿錢拜託你來學你也不肯』
  ─ 小編張嘴皺眉頭:『忽雷~架恐怖?』
  ─ 忽雷哥:『但是最怕並不是醜,最怕是你進來學?
 ─ 小編手掌摀嘴問:『這是一種國家機密嗎
  ─ 忽雷哥
因為你學一陣子,你就瘋狂著迷,超有內涵的,就算花錢趕你走你都要求求忽雷神收留我
  ─ 小編驚:『這一定是上癮了,快送勒戒所

 

 

 


【太極拳正宗站長】

       友站『太極拳正宗』站長,熱情跟記者告知劉老師資料更新,讓記者寫參訪文下筆如有神〈鄉民們!這裡有神快拜喔!〉。

   ─ 太極拳正宗站長提到
『劉老師的老架、炮捶、小架、推手技擊件件精通』

   ─ 他繼續說:『可惜,弟子中能學全的卻沒幾人。』
   ─ 站長:劉老師拳架小巧流暢,教學時強調姿勢的技擊實用性,他傳授的老架,也與一般所知陳氏老架的大開展打法有所不同』。

 


【劉全科老師介紹】

        記者想起在一次閃光和同事的聚餐場合,記者居然遇到劉老師的媳婦,於是跟他聊劉老師聊好久,聊到在王師門下眾徒中,昔日好戰程度與能力眾人所皆知 劉老師早年在五福國小教拳時,多有遠從中鋼中船員工不辭勞遠習藝,也有中山大學學生口耳相報來學拳的

       於是記者山林北怪在兩千零一年某月的某一天,由武友雲哥帶領去拜訪劉全科老師的場子,雲哥踩著功夫鞋騎著超重型重機,在他後面跟著都不用怕有四大惡人找碴,唯一怕的是有警察懷疑你是通緝犯攔下盤查。

      記者在整理劉老師的武術背景如下:

  ※ 劉全科老師各個武術的師承:  
   ─ 高雄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王晉讓先生
   ─ 王陳太老架:王鶴林先生
   ─ 高雄壽山八卦掌:王明渠先生
   ─ 柔道

  ※ 劉全科老師的門下弟子
 ─ 李永居:高雄縣陳式太極拳協會會長李永居(目前在林園中學教拳)
 ─ 王樹蒼:高雄縣陳式太極拳協會總教練(目前在鳳山五甲國小以及福誠中學等地教拳)
 


【練習情形】

       目的地位於鐵路附近巷子內的國小內,一見到劉全科老師是位有威嚴的長者,他的學生以年輕人居多,有任職中油的員工先生,也有學過其他種忽雷架的武術愛好者,以及一兩位大學生,他門一開始練習王鶴林傳的陳式老架,記者看其外型,與顏義宗老師的陳太風格很像,也就是劉全科老師的陳式老架,同樣受壽山八卦掌影響很重。

      今天來了個身型單薄的大學生『初學哥』,他開學習『金剛三搗錐』,他們的『金剛三搗錐』和其他人說法不同,這邊是說每一個『金剛搗錐』,都要垛三次腳,記者也見識到連朱砲般瞬間神速的震腳!

      記者就此機會練習『金剛三搗錐』一式,實際打起來難得不是外型,而是那個節奏,就好像是踢踏舞,擊踏和聲響彼此間有高度相聯性,而記者是筋肉間有高度相『連』性,體內扯東扯西的,老是搭不上節拍,搭上了節拍身體又像是機器人般僵硬!劉老師今天對記者示範以一指推人的絕技,他只有用一根食指就能把人推的東倒西歪,若非親眼所見,難能信服,另記者大開眼界!

       整體上,劉全科老師教學,是先授老架,再教小架、技擊法等,曾獲得亞洲推手賽冠軍。之後有幾位資深學員練習忽雷架,他們忽雷架風格也同樣受壽山八卦掌影響很重,若有真心學習的學生,劉老師多邀至自家中餵招和模擬實戰的訓練等, 訓練嚴格不含糊
 


【記者訪問】

    雲哥對記者說起劉老師內勁渾厚,推手功夫堪稱一絕。
─ 雲哥:『我去他家中請益時,常和其他弟子們被發勁推出他家門外。』
─ 記者OS:『這是一種拒人於門外的震撼嗎?
─ 雲哥對記者爆料:某大學搏擊選手喜找場館,假學習真試手,多讓各場館老師難看』
─ 接著神秘兮兮地說:『一日到劉先生場子,同樣的模式,假裝要學推手,一拳凌空飛出,被劉先生制服』
─ 記者驚呼連連:『這麼厲害?


 


【後記】

     起個大早來這邊,不知不覺太陽都露臉了,記者在參訪後,就去四維路電視報導的敲有名早餐店餵食囉!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雷架 (顏義宗老師篇)
(顏義宗老師的場地)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王晉讓大師同時的技擊家:高雄壽山八卦掌王明渠先生、陳式老架王鶴林先生都是該領域的知名達人,本網誌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系列中,有王晉讓大師的幾位早期弟子,也兼習王鶴林陳式老架和高雄壽山八卦掌,其中以劉全科老師和顏義宗老師最為知名,於是記者山林北怪本篇以顏義宗老師做個深度採訪!

 


【顏義宗老師介紹】

        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由他弟子噹哥介紹,來到顏義宗老師住家, 屋里擺設簡樸,讓記者誤以為來到力與美雜誌上王晉讓宗師住家圖像中, 顏義宗老師為人儉約謙遜, 似乎王晉讓大師有的高德他都兼備,是位德性崇高的贒者!

         壽山八卦掌宗師王明渠先生,曾幫顏老師取措號〈大眼鏡〉,此後高雄武術界提到措號就知其人。記者在整理顏老師的武術背景如下:  

  ※ 顏義宗老師各個武術的師承:  
   ─ 高雄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王晉讓先生
   ─ 楊式太極拳:倪清和先生
   ─ 潘陳太老架:潘詠周先生
   ─ 王陳太老架:王鶴林先生
   ─ 高雄壽山八卦掌:王明渠先生
   ─ 柔道


       之後到顏義宗老師的場子, 真的要形容就像是高雄十號公園地下樓外樓,一個類似地下似又像是一樓的場地,不過他們學員說有時候會上二樓平台練習。說到這個十號公園的活動中心,因為到高雄火車站交通便捷〈不過採訪時並無捷運,大家喜歡騎機車〉,先前有著名許姜禧老師在此教導合氣道,目前有陳瑞昌老師教授居合道和劍道〈這兩者後來均已搬離〉,也是聞名的武術集散地!
 


【上課情形】

        一開始顏老師帶大家練習王鶴林傳的陳式老架,記者似乎看到這邊陳式太極,有加入相當壽山八卦掌和少許忽雷架特色,分別在動步時候有壽山八卦掌精緻的龍骨力〈不是維骨力蛤~〉,以及在定步定點時候有忽雷架巧妙的小圈 〈不是蹲在牆角畫小圈的小圈蛤~〉,因此在外型上又跟其他地區的王鶴林傳的陳式老架〈記者敬告世人:老架不是老人限定打的拳架蛤~〉,有著相當差異
 

        之後顏老師指導噹哥等幾位學生的忽雷架,顏老師的忽雷架同樣參有壽山八卦掌的風格,因此他謹守中正周身勁道自然,因此外型上與其他忽雷架老師有相當的差異,對於講解也跳脫傳統忽雷架範疇,而以整個太極拳的宏觀角度來重新定位忽雷架拳理,不時就以推手講解用法不知不覺中加深學員印象!
 


【推手
       最後學員們與顏老師推手,就像是著不上力,其有憑從容待之,明知顏老師要攻擊卻顧不了身,記者盡量不被弟子們倒的歪七扭八身形迷惑,專心注意顏老師動作,其實看似自然無甚麼特別巧妙,卻能造成敵人無法乘力進攻而退敗,超級『應敵變化是神奇』Der,小編覺得這就是人家說的:『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後記

       雖記者生不逢時未能親見王晉讓宗師,但是在顏義宗老師的教學過程和為人處世上的表現,常常錯把顏師當王師,可能小編都把王晉讓宗師的身影投射在他身上了吧!

      顏先生高人風範,謙沖自牧,多人稱慕,勤練八卦掌十餘年,卻自謙駑鈍不求甚解,對於老小架多有獨到見解,尊重先賢不妄改拳架,教學隨性所致,技藝高絕不自矜,緬懷諸師勤育材。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雷架 (顏義宗老師篇)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本次小編採取『間諜式參訪法』,就是你看國際地理頻道節目,都會製作『間諜水獺』丟入水獺群觀察。於是這是小編扮演『間諜讀者』偷偷潛伏在其中,進入會場後問到一個鴨舌帽哥如何入座,事後才知道鴨舌帽哥不僅是張教授的博士班學生,更是某位職棒界TOP等級的名人,他一定整場非常努力壓制氣勢才能看起來這麼低調,不然他這種坎站的人沒有火焰燃燒的背景,連漫畫家都不相信。

※高義盛(程派高式創始人)→劉鳳彩(山東)→王書聲(河北)→戈國良、李學義(天津)→張世博→張育愷

      上面是張育愷教授的程派高式八卦掌師承,值得說明的是『劉鳳彩』的書大家應該常在書局看到吧(在書局翻武術類書籍的人,小編總覺得他們都神神秘秘的,雖然我也是)。而張教授還專長很多傳統武術像是:楊式太極拳、河北系形意拳械、北派少林拳械及三步點槌法。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可能只有小編這樣認為:主持人像發胖版成龍)

      在活動開始前,有點像發胖版成龍的主持人正在稍微排練,今日表演者也預演着『大鵬展翅』 和『猛虎出山』招式,同時測試狹窄講台如何來調適。在19:00 活動開始後,小編仍是稱職的扮演『間諜讀者』,嘗試以『超級變變變』節目裡面那融入背景的黑衣人一樣降低存在感,結果經主持人調查才知道,現場這一大群人除了小編和另一位聽眾外,全部都是張老師學校學生及授拳門徒,這樣一來大家不就早知道發現我這個突兀的生面孔了嗎?『國際地理頻道』節目裡面,企鵝群一發現『間諜企鵝』的存在,不是在旁邊看戲,就是大家一起把他當咚咚打的下場,想想就抖抖怕。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然後主持人介紹張教授出場了,這麼英姿煥發的人生勝利組的外型,這會是著名的武術家嗎?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我本來想說是像黃飛鴻那樣飛下來,然後跟大家要盤纏的說),張教授介紹八卦導引的『四身二文之美』原則:(健身、養身、防身、修身、文化、美學),在『養身』的效果上,有學生因為練習八卦掌而明顯改善了久疾的困擾。張教授繼續介紹新書,不僅是平面圖片解說,還可以掃 QR-code 觀看影片練習,更可以依照自己的進步速度切換更大強度的模式,這個創舉已經開創閱讀的新潮流了。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EMBA 的學生上台演練八卦掌招式)
 

     接著就由上台演練八卦掌招式的,是張教授 EMBA 的學生和他的現役研究生馬尾哥,『現役』用白話解釋就是『還沒畢業啦』,這兩位充分展示『伸筋拔骨』與『擰翻走轉』的特色,像小編這種外行人,偏要死巴巴看到有繞圓圈才相信這是八卦掌,還好馬尾哥在狹窄舞台走了最小的圓圈,滿足了我們這些外行人們的想像!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現役研究生上台演練八卦掌招式)


      之後張教授帶著現場大家一起來帶動唱,喔不,應該說是『大家一起來八卦』,於是大家站起來一起練八卦囉,張教授要大家把手指充分張開(像小編是直接 cosplay 壁虎守宮的手這樣 kuso 比較快),然後下蹲成馬步後,隨即雙臂張開再站起,站定後十指如同樹根一樣往天空無限深入(武俠小說迷應該會懷疑這是不是在練九陰白骨爪),這個動作做三次,分別要去拉肩膀、肋旁肌、腰部,每一次我都覺得天公伯把我抽高一點,抽了三次總算長大成人的概念,差點沒唱出張雨生的歌:『我要和天一樣高~尋找一種美麗的情操~』,對了是(和天)不是寒天喔!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 中間下面是否有像壁虎守宮的手對吧?)

      之後本來是觀眾問答時間,結果因為大多是張教授的學生,有點變成是經驗分享的現身說法,像是上面的功法有位大姐說練習時候都有氣感,小編也訪問現場張教授的八卦高徒吳哥(記得不要唸成吳哥窟喔),他說出了手指要使勁向外伸,肢體也有外撐之勢,像是鄭子太極拳在舉動間雖然極鬆柔也有氣感,小編不禁偷偷猜想兩者這麼練法迥異為何都有氣感呢?其中共同點可能是意念都有在手上的緣故吧。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 上帝視角 )

  有位張教授的學生(環島哥)目前正在環島,本場簽書會只是他環島的中間站,他提到張教授的功法陪伴著他這次環島的時光,像是他被行李重量壓著,逼他使出淌泥步繞台灣。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上圖放大十倍可以發現裡面放了兩包洋芋片)


   之後是聽眾們獻花,有人送象徵導引長久的永生花,有人送的花放了兩包洋芋片,kuso小編還就這點很認真的問張教授高徒吳哥,吳哥說可能張教授習慣西式飲食的緣故吧。最後一小時是簽書會,滿滿長龍有如八卦掌的『伸筋拔骨』要點,張教授似乎一一幫排隊每個環節檢視是否有充分伸拔,此時大家常常邊簽邊要求合照,甚至現場還有像是張雅琴主播那種大牌子,可供拍照使用,實在超級歡樂的,如果吳樂天也在現場,他應該會開始講古『講八卦、說八卦、八卦說不盡』。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後記】
  記者在現場採訪到先前在台上打八卦的馬尾哥,原來他是教授的(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生
-小編:『我很好奇你們這個系在讀些什麼,總不可能整天打拳吧』。

-馬尾哥:『我們讀很多運動心理學相關的學科』。

-小編:『這樣是屬於社會科學範圍嗎』。

-馬尾哥:『不是,這裡心理學和一般心理學不一樣,我們還會念肢體感知和生理解剖學等相關學科』。

-小編:『學科這樣硬喔,練拳又辛苦,這真是硬實力了』。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記者在現場採訪到教授的研究生馬尾哥)
 


^_^ 感謝張育愷教授提及本文!

[參訪八卦掌] 張育愷的《八卦導引》-史上凝聚力最強的簽書會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忽雷架─ 陳逸民老師篇
(陳逸民老師早期晚上在科工館飲食部前教拳)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提到趙堡架的陳逸民老師,不僅在忽雷架界名聲響亮,連在武術界仍是常常傳頌著他訪師訪友的深度,陳老師有的措號〈洋人〉,是壽山八卦王明渠先生幫他取的,此後高雄武術界提到措號就知其人。提到陳老師早年經歷,他曾經放棄中油公司優渥薪資,提前退休,嗜拳如命。在教學上,教學秉持『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指導學生十分賣力細心,完全採取一對一口授身傳,理論與實用並重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高雄科工館】

         編號08的記者山林北怪在兩千零三年某月的一個晚上,到高雄科工館拜訪陳逸民老師,有資深師兄跟記者說們的上課內容為『忽雷架五大功架、各種推手練習法、拳架拆解應用、輔以八卦走掌功法』,讓記者有個前情提要〈小編覺得好棒棒〉,陳老師在旁邊跟記者提到現在正籌備出版有關忽雷架的專書〈小編覺得忽雷架正蓬勃發展,好讚讚〉。

         看到現場學員跟陳老師學習趙堡架,記者覺得這邊的訓練,更能表現太極拳的強烈技擊感,甚至小編頗能感受陳老師早年那股鬥性,陳老師特別編制五大功架,初學者更能駕輕就熟,對於推手方式也能有系統的編制,時時表現太極的實用面,陳老師教學頗有古賢之風,較一般趙堡老師學生,他的學生年紀較為年輕些,常常在公園旁有工人、慢跑者、青年旁觀驚奇陳老師巧妙發勁,而馬上決定學習之例子多在所有,陳老師知無不言,學生多能得其絕藝。


  ※ 陳逸民老師各個武術的師承:  
   ─ 高雄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王晉讓先生〈民63年4月16日師於王宗師〉。
   ─ 楊式太極拳:倪清和先生〈 36歲學於倪清和先生〉。
   ─ 潘系陳太老架:潘詠周先生
   ─ 王系陳太老架:王鶴林先生
   ─ 高雄壽山八卦掌:王明渠先生
   ─ 柔道
 
   ※陳逸民老師經歷:
   ─ 1990年至河南省尋根,拜訪了王盾、楊興靖、王海洲、陳立清。
   ─ 與大陸陳家拳四大天王切磋,獲得他們一致極高的評價 


  ※ 陳逸民老師曾經的教學地點:  
   ─ 早期在勞工公園教拳。
   ─ 後期在科工館和民權公園教拳。

 


【高雄民權公園

       由於記者覺得如此武林名人,更想多親近大師風範,於是在兩千零三年某月的一天的隔天大清早,前往老師在民權公園的著名場子,不過那裡機車只能亂停,希望條杯杯不要頒給我紅色機車喜帖蛤!大清早就超難停機車,總不能像『少林足球』那樣發勁推出一個停車位吧,畢竟還沒進步到『人人有功練』 的時代! 從側門進去差不多就看到陳老師的場子了,今天陳老師著白色功夫褲,旁邊放長棍,小編覺得可能陳老師有著此等好眼力,因為眼力強到可把眼鏡玻璃震出裂痕〈小編抖抖〉。


         早年陳老師在早期在武術界或是太極拳界很活耀, 訪師訪友結交武林同好,廣辦活動人脈廣闊等等,思維作風比起現今年輕人辦的武聚,更為開放活躍!陳老師後來學忽雷架,就拋棄他之前所有的武術,他也是我看過的忽雷架老師中,較為偏技擊一點的老師。今天現場有中正大學的教授,有好幾位大學生、一些青壯年、一位長者等等,上課期間,不時有民眾裝神秘,在旁邊露出出讚賞之色。


       課程開始,記者看到陳逸民老師教一位新生『瘦弱哥』特創的五個基本功架,這可以加快纏絲的學習效率,以及體會忽雷架的起落升降,記者也跟著練習第一個功架,那可以應用拳架中的白鵝亮翅轉斜行等,起落搭配纏絲,一切的快慢皆須搭配有度,細節像是腳趾也得繞著纏絲路線,身體就像一個立體的旋渦,一直鑽入無底洞深處!


       另一邊舊生們演練套路,而陳老師這邊的套路特色,在金鋼搗錘比其他忽雷架老師多出一個圈,且倒捲肱的腳有明顯畫圈,整體上陳老師有鑑於王宗師所傳的套路不好練,特地放大纏絲,讓大家能早點變強,算是高手速成班就是了!其中有位大學生叮哥,跟陳老師十多年,技藝純熟,大家都聚精會神在觀賞他走套路,他的身體如同生來就是專練忽雷架的,如果說『忽雷架』是一種生物,叮哥必定是該生物族群的王者!他勢出自然且勁道精巧,他應是陳老師為忽雷架鑿出一個經典之作!


       最後陳老師指導大家的推手,他以『制空圈』的概念,將自己為成一個結界,只要敵方進入個結界,立刻會感受『掤』的外撐壓力,今天他們都以藏肘為形,纏絲以接,摺疊以用。陳老師示範當年王師的絕活,單靠纏絲邊化敵勁邊蓄己勢成拳,馬上造成『人背我順』的局面,這個就算以南拳標準來看,也已經是『橋入三關任我打』之局勢了,陳老師連珠砲講了幾個高手級的用勁方式,使內觀能虛靜意守,外鬥可知人致衡;另一邊有一個中學生打赤腳打套路, 聽說他已經打了好幾趟, 而這邊也有幾位私下都在狂打套路的,真是精實熱血搭!!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忽雷架─ 陳逸民老師篇

※臺灣忽雷太極拳武藝研究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3670682031457/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忽雷架─ 陳逸民老師篇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太極拳] 王晉讓系忽雷架─ 鄭國輝老師篇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高雄報導]
 

       高雄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系列文章,採訪上耗費記者不少時間,品質和深度〈梗會讓人相信採訪時間應該是以年為單位的說都有因為採訪的年代大部分老師們的教學仍偏低調,常常無法得知全部老師的練落方式等等,所以大家能看到如此完整深入的參訪文,應該感到空前絕後,說不定連高雄練習忽雷架民眾看到如此完整的系列文都覺得感動要我出來酸宗痛〈林北我怎麼那麼好意思呢〉。

  在此先來個前情提要,萬一這是你第一篇看到的系列文你只要知道幾個特色就行了用鄉民語言就是說忽雷架有三寶就是超醜、打快抖勁道就像臭豆腐一樣外行人認為的缺點竟是內行人的寶貝,揪竟是怎樣的好寶貝呢就請讀者一起看下去吧這邊先介紹
王晉讓大師系忽雷架的師承如下

  ※李景炎→楊虎→陳應德→王晉讓→〈顏義宗、劉全科、蕭啓財、陳逸民、鄭國輝、郭冬寶〉

 


【拜訪太極茶莊】
 
       編號08的記者山林北怪在兩千零一年某月的一個炎熱下午,拜訪鄭國輝老師的太極茶莊,鄭老師跟記者在客廳介紹自己和忽雷架的結緣,其實鄭老師的個人資料,在鄭先生的學生彰彰架的網站【太極閻浮提】已經介紹很完整了,不用我在這邊剪剪貼,不過還是寫幾句鄭老師親口跟記者講的部分好了,才有一種獨家的優越感。

 


【鄭國輝老師介紹】

       鄭老師35歲先學於其妹婿郭東寶先生和蕭治傅先生,後拜在王晉讓宗師門下,鄭老師自述當初賺了不少錢,是個成功的商人就對了,但是他為了練拳,結束了事業,成天練拳,一天三十趟沒問題,走架流汗衣服一件一件換,功力在短時間突飛猛進。他播放趙堡太極拳協會成立時,他在高雄圓山飯店的電視採訪影片,勁道的確超猛的,鄭老師接著向記者展示當年陳正雷來訪王晉讓宗師的相片,以及一些他當年和王晉讓宗師推手的珍貴相片。

  由於早年稱忽雷架為『陳式太極拳小架』,當時時代的氛圍普遍認為這是陳家溝太極拳中的其中一種〈鄉民別來信指證這見解是錯誤的,我懶得看你的考證萬言書〉,所以在這樣的時代,鄭老師前往嵩山少林寺,陳家溝,趙堡鎮請教,更是花大錢去河南拜趙振升為師,習得陳氏新架,將氣勁兼練和旋腕轉膀等等異於忽雷架特色帶回台灣,據鄭老師所言,由於他多年練功加上熟習新架珍貴心法,所以對於功力頗有自信。

  這裡將鄭老師師承列舉如下:

   ※鄭國輝老師師承:
   ─ 高雄趙堡太極拳忽雷架:王晉讓先生
   ─ 陳式太極拳新架:趙振升先生       

  ※鄭國輝老師經歷:
   ─ 2001年陳家溝太極拳比賽─ 忽雷架第二名。
   ─ 2001年參加C級教練裁判講習。
   ─ 高雄縣政府聘請為縣民學苑武術班教師。
   ─ 中華陳氏太極拳協會總教練。
   ─ 中華趙堡太極拳協會指導老師。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太極拳老師。
   ─ 日月光半導體公司太極拳老師。

  ※鄭國輝老師教學:
   ─ 曾在太極茶莊,圓山,科工館,大華國小,樹德科大,正忠路,扶崙公園等處教拳
 


【開始上課了】

      後來到了上課時間,鄭老師就在自家騎樓教導下午班,現場的學員的有來自他縣市的大學生,人稱『他市哥』,還有兩位閒閒的叔叔,除了大學生『他市哥』學習忽雷架外,其他叔叔都演練新架,鄭老師的忽雷架特色是加入了新架的『胸腰摺疊』和『肩跨對纏』概念,鄭老師說他在教學上以陳氏新架為始,忽雷架為進階練習!

      鄭老師不時提到他可以將新架至剛至猛的發勁,套用在忽雷架中,提升發勁的層次,不過鄭老師抬著下巴自信的說:『在大陸不辭辛苦學到的珍貴勁道,是不輕易展現給記者的,連在普通時候一般學生都難能窺之』,可說是一種『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的強大概念說!

  他也提到他的勁道很猛,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在武林界中人人景仰,旁人都能感受他排山倒海的震撼,而非一般太極拳或是國術勁力可以匹之,他同時歡迎他的學生和記者在日後大型表演場合,來參觀他至剛至猛勁道!

      記者觀看鄭老師行走位,附近的氣場的確不凡,記者問了現場學新架的朋友,他們說常常很容易地體會到筋骨間意氣纏繞的神奇感受。而鄭老師在指導忽雷架時候,不時提到前人風範,像是楊虎踢碎狗牙,和特殊不用手的蓋棉被方式,謝公吉面對雙刀上下兩路夾攻時,驟然縮身雙刀間使出踢二起,還有平時都以雙內纏走路的戒備方式,讓大家得知某招式的和勁道的來由,而學生們都以鄭老師為偶像,平時勤練以期早日達到鄭老師神妙的境界!

 


【後記】

      鄭老師早年學習趙堡架時多能下苦功,雖成家立業亦難阻其志,據鄭老師所言目前更是在準備撰寫忽雷架專書。
 


【相關資料】
※太極閻浮提(鄭國輝) http://taichi-kungfu.myweb.hinet.net/
※裡面沒列出或是資訊過時, 我也無法度, 就請您自己去找了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