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拳擊] 林育廷副館長的左右閃躲技巧 (TMMA古亭館)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拳擊在台灣發展歷史也悠久,而拳擊攻防的靈活性,有跟他們試玩過的人都知道,甚至可以看到網路影片上的職業賽事,都有強者上身一一閃掉對方的拳,就好像有排演過一樣。

      小編為了不被看成外行人, 也假內行的去看網路網紅的教學影片,用秦假仙逃走的搖擺身法來套用〈左右閃躲〉技巧,雖然面對的是透明空氣來拳但還是有點彆扭,扭身閃掉透明拳卻無法同時蓄力回擊,注重蓄力卻感覺前面步驟會被空氣拳KO 氣爆。
 


【拳館環境 & 教練學員】

      為了看看正統拳擊的〈左右閃躲〉技巧,編號08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來到TMMA古亭館參訪拳擊課,這是一間上課不用脫鞋的拳館,可以直接穿鞋子進去練習。

     教室有沙包區也有重訓區,小編看到他們居然有擺兩台筋膜鎗,想到長期坐姿看漫畫導致的下背痠痛,就聽從 youtuber 三個字 (SunGuts) 說的金科玉律,就針對大腿筋膜鎗拿來重點舒緩,果然好哩哩! 

     今天課程的教練是林育廷副館長,江湖上有《閃電雷廷》之稱,早到的小編可以看到他正在教上一堂的私人課,是個頗為認真的教練。


     因為本堂課是〈基本拳擊〉,所以沒有對打訓練,而現場的學員有熱血年輕人四人組、有點專業的情侶檔、體態超輕盈的長青大姊、、、,其中有位本月壽星的生日哥跟小編講,TMMA有送兩堂課給壽星,他急於來上課把生日優惠課程用掉。現場的大家都已經綁好手綁帶, 沒人哭著要人教,此由(武林小秘訣)可知:今天沒有新生。

[參訪拳擊] 林育廷副館長的左右閃躲技巧 (TMMA古亭館)
(槓鈴老師的箱子)
 


【基本空拳 & 左右閃躲

      現場學員有做完一些筋骨舒展動作後,林教練要大家做空拳練習,喊1到4就自主做對應次數的出拳,然後後退一步蓄力反擊,還有利用連續出拳訓練一點有氧。

     林教練空拳訓練的最後,詳細解說了〈左右閃躲〉技巧:
     § 除了外型旋轉外,下半身重心的移動也是重點,重心挪放的時機好自然就自帶旋轉。

     另外也帶大家做〈U型閃躲〉技巧,小編感嘆每次講到這個大家必講〈第一神拳輪擺位移〉,就好像是漫畫發明的一樣,漫畫控的小編深感〈第一神拳〉真是一本好的拳擊教科書 (?) 阿!

       


【打拳把練習】
 
  然後開始打靶主菜囉!

  一開始延續空拳的〈左右閃躲〉動作,林教練念著口訣:〈閃哪邊就哪邊的手回擊〉,在紮基本功手還是得護頭(自然不能像網路影片那樣 – 狂妄的不護頭神搖閃),因為拿拳靶也是有學問,有學員用靶的尖端餵招被教練改正,需用獨特的拍擊會讓餵招更順利。

  後來〈左閃躲〉的直拳回擊改成左勾拳,〈右閃躲〉則改成上勾拳,慢慢地林教練就開始疊加組合招式了,雖是慢慢添加,但是越來越複雜,跟世風日下的人心一樣複雜,小編簡述記得的一個組合:
     §one two 左勾 →(敵出右拳)我左搖閃 → 左勾右上勾 →(敵出左拳)我右搖閃 →右上勾左勾右直拳。

    不是小編吝嗇只寫一個組合,而是拳擊的組合訓練,真的動作太長很難背,小編很好奇為何大家都背得起來而且還做得出來,強強強! 


 


【碰肩/肚/膝的自由練習

    接著林教練要大家左手去碰對手的肩膀、肚子、膝蓋,這同時也可以去擋開對方的攻勢,現場的大家變成大亂鬥。

    不知道教練嫌大家不夠亂,居然要大家改用雙手去碰對方的肩膀、肚子、膝蓋,於是現場笑哈哈的亂成一團,小編覺得七月半要讓路人的火瞬間熄滅,摸肩膀轉頭的確是一門有效的技巧! 

 


【核心& 收操】

 林教練帶大家做數個核心訓練,動作頗獨特,像是手碰對向腳(不是鼓勵你相親時,去偷碰對象的腳喔)、雙手碰雙腳。小編發現生日哥全身都是汗,然後他偷偷走去草坪區做,才不會被人發現地上一攤水,佩服佩服。

 課程最後是收操拉筋,配有收操班長,於是班長帶大家做:海豹、站姿拉小腿、手部拉筋、還有獨特的拉手拉頸功法,小編認為這已經把整張筋膜拉撐了吧,太強了!

 

[參訪拳擊] 林育廷副館長的左右閃躲技巧 (TMMA古亭館)


【賽事成績】
2019 台灣VOL.2金腰帶職業爭霸戰 122Ibs 冠軍
2018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56KG 季軍
2018 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52KG 冠軍
2017 亞洲運動會拳擊錦標賽52KG培訓員
2017 全國運動會拳擊錦標賽52KG 亞軍
2017 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52KG 冠軍
2017 亞洲盃拳擊錦標賽52KG國手
2016 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52KG 冠軍
2015 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52KG 冠軍
2014 全國中等學校拳擊錦標賽52KG 亞軍
2013 全國中等學校拳擊錦標賽46KG 季軍)》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這次為了訪問幼兒武術課程,小編抓了(兒童)和(武術)兩大元素,特選了柯南電影〈100萬美元的五稜星〉當行前功課,故事核心是土方歲三相關的(五陵廓、星型護手的武士刀),武術以服部平次的劍道為主,片尾彩蛋是以(怪盜基德是柯南的堂哥)為爆點。
 


【芳鄰教練】

      說到幼兒肢體啟蒙  V.S.  運動,一般看到的治療師和教練都只懂都自己一項專業,不過聽聞武術界有位教練卻能兼備這兩個專業,他就是現役格鬥選手的芳鄰教練 (簡聖峯)。

      芳鄰教練有著運動心理學和生理學專業,且將〈觸覺回饋、運動知覺、知覺動作訓練、 感覺統合〉應用在肢體認知教育上,因此芳鄰教練的幼兒運動啟蒙課程,真是專業度滿滿。

     今天值得一提的是,平時都是整套格鬥裝穿著的他,反而特別換上休閒粉系上衣,原來根據研究〈粉紅色能使人平和降低焦慮功效〉,這個如果沒有專家道明,連家長都無法得知現場的平和感從何而來。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小學員們】

     今天的小學員是一個5歲姐姐和3歲弟弟,姊姊就抱著「武者專屬洋娃娃」晃來晃去,小編細看這可是角力用的木人樁耶,怎麼會有這種精緻版呢,這時代真的變囉〈小編不禁摸起空氣山羊鬍〉。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噹噹噹~上課來包壽司囉】

      接下來小編似乎看到一個卡通畫面:日本料理店的芳鄰師傅在捲壽司,居然把可愛毛毛蟲捲進去,捲好後毛毛蟲又奮力爬出來。 

     原來芳鄰師傅拿出棉被魔法布當壽司皮,然後開始把姐姐捲起來,捲好後姐姐再扭動身體離開魔法布,但是弟弟作法居然是半蹲起來,像是運動會跳布袋方式一蹦一跳跳出來,弟弟把蓑衣蟲進化成袋鼠了!

     包壽司遊戲材質分為:瑜伽墊跟棉被,芳鄰師傅說:「這模仿柔術壓制時的包覆觸覺感,並利用肢體的扭動製造逃脫空間」 ,「引導他們蝦子運動的方向,著重在學齡前幼童知覺的形成。」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抓球 & 夾球爬行】

    教練晃著黃球讓姊姊去抓,姊姊變身成摘星仙子一下子就抓到了,弟弟卻是變身成看破案情的柯南,直接抓繩子比較聰明。

*芳鄰教練跟記者提到:「抓球為了訓練手眼對移動物體的協調能力,並訓練精細的抓握動作」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這是脖子夾球爬行,弟弟有兩次掉球,芳鄰教練幫忙塞球回脖子,弟弟似乎很怕癢邊笑邊不停轉頭~

*記者訪問芳鄰教練:「柔術有類似的對應動作嗎?」

*芳鄰教練:「蠻多類似的,像是鞍馬逃離烏龜或衝腳摔之類的 」

*芳鄰教練更深入解說:「但這重點不是脖子而已,是在不穩定運動中能否保持夾住,並維持脖子肩膀的穩定性 」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巨型蝦味仙】

       芳鄰教練拿出〈柔術神器—好棒棒〉,噹噹噹~ 這兩條長條軟棒就像大隻蝦味仙一樣,芳鄰教練要大家用腿或是身體纏抱軟棒,像是他們不小心就做出柔術技巧中的「腕十字固」和「DeDela-Riva (德拉其娃)」,隨時轉換成不同的纏抱動作,果然厲害的柔術家是從小就從抱枕訓練!

*芳鄰教練跟小編說:「蝦味仙棒可再加強肢體的本體覺,幼童聽到指導者給與聲音指令,在相對位置以合宜力量用手腳控制柱狀物,這有助於邏輯生成整合(力量的方向大小、對應語言邏輯),和訓練觸覺回饋。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踢三角錐】


      這個練習很奇怪,別人滑直排輪都避開三角錐,這裡偏偏唱反調要去踢三角錐,沒踢到還不行。

*芳鄰教練跟小編說:「這個可以訓練幼童的:觸覺、本體覺、前庭覺、視覺和手腳協調」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布巾搖籃】

       這是兩人拉起大布巾搖晃的動作,猛一看還以為是巨人國河流旁撈起桃太郎的故事!

*芳鄰教練跟小編說明這個訓練:「這個是對應成人和學齡前學武術尚無身體定位能力時,使學齡前孩童在身體晃動時的定位感知」

*小編自作聰明說:「柔術很多團身對吧?」

*芳鄰教練解說:「日後的前滾、後滾、反轉菠蘿之類的動作都是應用,否則只要身體重心一變後手腳分離,就無法維持橢圓狀」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浮冰上的企鵝】

     接下來卡通演到『當你飄在北極的浮冰上時,海面下的鯊魚翻滾大浪時該怎麼辦』?

    教練就讓爸爸充當鯊魚,姊姊和弟弟再排隊上去當企鵝,企鵝們必須在搖晃中保持平衡不被甩落水,才能在嚴酷的南極洲生存!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芳鄰教練跟小編說:「這遊戲的設計理念是:因地墊阻隔無法得知鯊魚扭動方向,幼兒要去感覺外力的流動和肢體如何去對應,因此這遊戲除了培養平衡感外,還能加強此年齡段的前庭覺和本體覺」

 


【課後訪問:教練的教學理念是甚麼?】
 

*芳鄰教練說:

    多數老師教幼兒班只要求行為跟功能,而忽略了目標設定和追求,我認為以統合、協調、回饋凸顯目標性,才能增強追求動機。

    我的課程設計上,包含味覺和嗅覺外的各感官回饋跟思維邏輯的建立,這可以幫助他們到學齡前運算期的思維、互動能力、和身體協調,當然也考慮了:體能、同儕團體互動、自制能力。

 

[ 參訪BJJ ] 超專業!芳鄰教練的兒童柔術班 (無界柔術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中報導]


  小編在某個週二晚上去參訪(中師劍道社),小編剛走進大樓旁的轉角,就可以聽到裡面有清脆的竹刀敲打聲,果然裡面有教練帶著學生做打擊練習。
 


【社課實況】
 

  小編眼前看到的是先打「腕部」 ,然後對手抬臂讓我方打「腹部」的漏洞,這是根據小編長期參訪的慧眼,沒有聽到教練解說,也能猜想其中意涵,或許是佯裝打手腕讓敵方提劍防禦而露出腹部空隙,我順勢打腹部。
 

  另外教練要大家做「蹦蹦蹦面」練習,小編差點聽成「擔擔麵」,雖然教練一直沒講「蹦蹦蹦」是什麼打法,小編一度以為三次亂打,重點是最後給他一個面,喔,no.no.no,重點不是面而是蹦蹦蹦,這講究的是要手腳齊一,不能手先到,小編想起公園胖阿公打太極拳也是強調穩固下盤再做手部動作,不禁犯疑(劍道也是這樣嗎?好怪)。

  不過教練隨即的示範,馬上破解我的亂想,他是以一個動態平衡特色來達到踩地打擊的目的,與其說拿太極拳來比擬 ,不如說拿拳擊來相較,根據小編參訪幾位拳擊老師,所歸納出的特色,也是動態平衡下借地力打擊,另外重視節奏特色也非常像此般劍道要求。

 


【路人伯教練】
 

  此時一個不起眼的路人伯坐到旁邊椅子上,但是等他們打完都跑過去聽他講解,原來是便服教練這個角色解鎖了。
▽他講到:(每打完一次攻擊後,馬上動胯去出力迅速提劍打下一個攻擊)
▽小編驚想:(會用胯這個術語的,不都是國術掛的人嗎?怎麼他也懂?厲害厲害)

 


【後話】

今晚月亮如同新聞說的超級靠近地球,地球都不好意思了呢!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拳擊] 林育廷副館長的進階班 (TMMA忠孝館)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本次參訪的主題是TMMA教練Arthur (蔣乙綸)的拳擊課,小編這次所做的事前準備功課呢,是研讀《武勇傳》拳擊漫畫,他是描述一個小六資優生學拳擊的過程,畫風蠻優美的,很推推喔。

       課程一開始似乎跟隔壁踢拳課程的菜單一樣,都是三分鐘跳繩而且同時開始和結束,接著是跳繩梯,主要是以各種(機械電玩式)動作訓練腳步節奏,另外還有一些地上爬的各種動物動作,如果由靈魂能出竅浮在天花板往下看2D畫面,你就會看到大家真如同在爬梯子一樣。
 


【啞鈴打拳】

       接著是拿啞鈴打拳,Arthur 教練是要大家懂得練習收拳,所以很有巧思的要大家連打兩拳方式,你至少在第一拳就不得不快速收拳了,因此在jab(前手直拳)和right (後手直拳)都有分別加強到,男生組似乎錯拿成較重的啞鈴,時間一拉長就有點累。

       小編想起《武勇傳》漫畫中教練說主角打的(麵包拳),是指軌跡既不正確力道又亂推,因此我突然覺得啞鈴練拳收拳的練習,該不會是矯正麵包拳的良藥吧!

 

[參訪拳擊] 林育廷副館長的進階班 (TMMA忠孝館)


【打手靶】

      打手靶是拳擊很基礎又重要的訓練,就連《武勇傳》漫畫女主角萌花在第一堂課時,教練也拿著手靶給他滿場打。

      Arthur 教練要大家一開始是頻繁打擊Jab和Right,還有one-two一直打,都分別產生了打50下的身體記憶。

      期間Arthur 教練特別講解勾拳,他先是以踢拳和泰拳類來比較,拳擊的戰鬥姿勢蹲得比較低,然後打勾拳的前腳掌也要求不去轉動,最特別的是在左勾拳轉身蓄力時,右半身的肩髖的要留意帶動,這會讓蓄發更確實及快速。
 


【拳擊一直走】

      Arthur 教練這次要大家往前走三個地墊去打靶,這是以戰鬥姿勢方式前進,動作也是由簡入繁複往上增加,一開始分別由jab和Right開始,接著是最後一次進步時前手拍掉來拳,後手去打重拳。

      這其中比較特別的組合拳是〈jab + 左勾拳 + right),當中的第二動是進步長勾拳,這目的除了可以進步打擊外,更是先前踏一步準備隨時轉角度(哈哈!這我不講大家就不懂了吧!)

      教練練習當中不時要求大家在前進時和後退時,不要上下幅度太大,小編想起〈武勇傳〉漫畫中主角武勇練步伐移動一直練了一個月,就讓老手很難應付了說。
 


【打沙包】

     最後是似乎要耗掉大家剩下體力般的打沙包訓練,前三下是輕快打直拳,最後加上一個超重勾拳,一組不知道多少時間然後做十組,最後大家真的都很累了。

 


【收操拉筋】

     對不常運動的人來說,久久一次運動完隔天的痠痛,是證明自己有運動的勳章,但對常來來拳館的人來說,卻超級不想累積這樣的疲勞痠痛,因為這會讓隔天練習表現差且心情跟著差,所以收操舒緩變得很重要,Arthur教練拉筋舒緩地方都是極容易痠痛的部位,像是三頭肌、肩部股四頭、小腿肌…等等,猴哩痠痛好哩哩!

 

[參訪拳擊] 王靖欣教練的精實拳擊課 (忠孝館TMMA)


【後記】

     Arthur教練今天講的勾拳練法非常精彩,包含基本轉身的特殊要點還有踏步長勾拳的應用都很令人印象深刻,組合拳也不多下也不像傳統那麼多下,認真的同學比較好背回去自己練習。

 


【Arthur教練的比賽經歷】  

2023 WMO世界泰拳錦標賽半職業組71KG 銅牌
2022 第十三屆全國泰拳錦標賽75KG 冠軍
2022 立青泰拳冬季慈善賽75KG 冠軍
2021 龍中之王戰鬼擂台77KG 亞軍
2021 刺客方舟職業泰拳公開賽 參賽選手
2020 立青泰拳秋季慈善賽75KG 冠軍
2021 WOTD-ETD05鐵籠搏擊男子組155lbs 冠軍暨最佳擊倒
2019 立青週年賽暨泰皇盃75KG 冠軍
2019 金霸泰拳開幕賽77KG 冠軍
2018 第十五屆WAKO踢拳道全國錦標賽全接觸組71KG 亞軍
2018 第十五屆WAKO踢拳道全國錦標賽低踢組71KG 季軍
2018 第十四屆WAKO踢拳道全國錦標賽全接觸組71KG 冠軍
2018 第十四屆WAKO踢拳道全國錦標賽低踢組71KG 冠軍
2018 第九屆全國泰拳錦標賽71KG 冠軍
2018 香港東亞泰拳錦標賽67KG 代表
2018 TIMT台灣泰拳俱樂部友誼賽75KG 優勝
2018 成吉思汗站立技格鬥賽70KG 殿軍
2018 TIMT台灣泰拳俱樂部友誼賽75KG 優勝
2017 立青冬季慈善泰拳賽71KG 優勝
2017 拳王之王爭霸賽散打王75KG 季軍
2017 第四屆全國乙組散打搏擊錦標賽70KG 冠軍
2017 第十三屆全國散打搏擊錦標賽70KG 冠軍
2015 全國第一屆乙組自由搏擊錦標賽71KG 冠軍
2015 兩岸四地泰拳錦標賽67KG 季軍
2015 台北市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散手70KG 亞軍
2013 台北市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散手70KG 亞軍
2012 第八屆全國散打搏擊錦標賽80KG 第五名
2011 陽明盃散打搏擊錦標賽75KG 第五名
2009 香港東亞運國手選拔78KG 季軍
2004 跆拳道台北縣錦標賽78KG 亞軍
2003 跆拳道台北縣錦標賽78KG 亞軍
2001 跆拳道越南公開賽青少年78KG 國手

 

[參訪拳擊] Arthur教練的奇妙勾拳(TMMA忠孝館)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這次為了參訪角力,喜歡看漫畫當行前功課的小編,因為角力漫畫真的不多,所以我找了和角力風格相近的相撲漫畫〈相撲小巨人〉,這本漫畫講的是具相撲天賦主角的勵志故事,看完才知道跟角力沒甚麼關係,於是小編在對角力有了粗淺了解 (?)後,就信心滿滿的出發了。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個晚上,編號08的小北怪來到 TMMA 的角力課,今天教練是彭子軒,他本身曾在大里高中角力隊和文化大學角力隊待過,目前仍是現役選手,子軒教練有著漫畫主角的陽光外型,資歷可說是非常完整。
 


【學員】 

     現場學員先介紹的是班長,他有著天生就是來練角力的身材,然後還有兩位多汗又多肉的大叔,還有幾位打擊系的格鬥家,聽聞還有兩位MMA掛的格鬥家今天請假,現場的格鬥氣息可說是比濃厚拉麵還濃厚。
 


【熱身】

      在做完一些原地熱身後,教練帶大家排隊做一堆體能加強:前後滾、劈腿前後滾、大車輪、曲肘大車輪,小編看到這裡眼睛累到流目油(廣告:請認明阿桐伯~明目地黃丸~丸丸丸),這裡是國家體操隊對吧,誰還騙我是熱身而已?

      結果這才只是生日蛋糕的一小塊 (a piece of cake),當壽星的你還是要好好吃完一大塊熱身蛋糕才行喔!接著還有:前後側向的彈簧跳、前進跪(不是進錢櫃喔!)、鯉魚打挺…,子軒教練像是嫌大家身體不夠熱還要大家繼續做雙人熱身,此時若在一般格鬥漫畫,主角的靈魂都已經邊飄出邊出現OS對話雲(這教練是虐待狂~),

      雙人熱身內容像是(低身跪入用肩車技巧扛人) ,當中居然有高難度練習像是(抱對方肚子抱起來到半空中甩),如同漫畫主角說的「教練根本操紅了眼」,居然有終極狠的練習,就是抱肚子讓對方在半空中轉一圈在地球另一端落地,這動作讓奧運裁判來看,就是空翻轉體三圈半,但讓夜市攤販來看,只會是投十元就能讓小孩轉好幾圈的迷你摩天輪遊樂器材。小編心一驚:(我該不會走錯地方了吧,這裡是甲組國手的左訓中心吧?)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單腳摔)
 


【單腳摔】

    這單腳摔技巧呢,需要你GPS導航走外環道路那樣外繞去做,前手還要卡住膝蓋後方外,後手也要封住對手掙扎後路,整體槓桿而言頭要去抵住對方髖關節。另外起身抬腳時也有他的眉角,就是跪衝後要立起後腳,以準備好 L型的轉折爆發力(大家聽不懂最棒,來報名就對了)。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我用雙手扣住他的頭手方式搶占優勢位)
 


【Snap Down】

    Snap在角力是指把對方頭巴下來的帶動動作,教練今天就教用Snap 後看對方反應來做技巧。如果我成功把對方頭巴下來我上身又能蓋上去呢,我可以用雙手扣住他的頭手方式搶占優勢位吃他夠夠。

    那如果我用Snap去巴對方頭,遇到對方有硬頸精神馬上往後抵抗呢,我要充分利用他的反作用力,下潛去做前面的單腳摔。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搶推我二頭肌,我掀起對方手肘)
 


【帶動】

    子軒教練連做幾個前/後/左/右的帶動後,教大家「當我在對手內側推二頭肌時,要如何帶動」,這要如同轉方向盤般往旁邊扭起帶動使對方失勢,我就能利用空檔衝進去做雙腳摔 (Double-leg)。

    另一個情境是「對方在我手臂內側搶推我二頭肌」,我方除了隨時要感覺對方的推力,還要懂得掀起對方手肘,這在實作上並不是那麼好擺脫對方「掌控」,所以更要有技巧性的往後擺動肩膀,整體動作就像游泳的仰式一樣滑順,這之後的後續動作可以接雙腳摔 (Double-leg) 或是單腳摔 (Single-leg) 做後續攻擊。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後續動作接雙腳摔)
 


【對摔】

    此時子軒教練已是最強的魔王正坐鎮一方,有覺悟的人才會鼓足勇氣跟他打,不然就只能偷偷遠離那區遠離假裝沒看到去找別人打。

    其中小編看到角力弟弟超熟練的技巧,不管是假動作或是下潛都好有專業選手的風範,他跟小編說:「平時都在學校角力隊都在練這個」,原來他只是正常能量發揮而已喔,真是強者。

    另一個藍色衣服的大叔居然做到兩個過肩摔耶,奇怪他(老摸老,嘛ㄟ波土豆和過肩摔)。
‧於是現場小編參訪他:「大叔看你點年紀了,怎麼還能做過肩摔呢?」
‧藍大叔:「其實我是要做捲臂技巧,但是本來要轉450度卻轉不夠,只做到轉360度的過肩摔」。
‧小編:「原來是畫虎不成反類犬阿,至少你也成功摔出去了,不過雙方都緊張下你怎麼判斷要出招呢?」
‧藍大叔:「就突然看到他腋下空了,心一橫就衝了」
‧小編覺得原來是「您腋下如何」的概念阿,有看過柔道漫畫的小編馬上想到漫畫主角喜歡說(對手身體哪裡有破綻)就是這個意思吧。

   大家都氣喘噓噓,光前面熱身就累汗,中間那些技巧演練就超級痠大腿了,而最後的對摔根本破表累爆,這真是一場光看就虛脫的採訪阿!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我推對方二頭肌時如何帶動)
 


【採訪子軒教練】

‧課後小編訪問子軒教練:「您在比賽時的擅長技術是什麼啊?」
‧教練「肩車,不過我的選手生涯的各個階段會有不同做法」
‧小編:「您一開始都怎麼銜接到肩車呢?」
‧教練:「早期因對方會知道我擅長這招都會去防,加上一開始如果我就執意做這招比賽會比較無法放開手,所以我後來就用帶動方式創造機會,不預設既定把位反而容易獲勝」

    小編雖然無法體會這種神級的賽場策略,但我聽過企業經營神人說過:「不預設立場,跨領域經營創造商機,才能搶占市場」!
 

[參訪角力] 彭子軒教練的角力帶動技巧 (TMMA)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記者來到一間合氣道道館『中華民國合氣道養生推廣協會』,館長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女士,據記者觀察從道場清潔、課程安排、繡道衣名字、、、都是他一人包辦,有夠誇張的,一般會請櫃檯小姐外,還會安排好幾個老師教各個課程,甚至一堂課內有幾個老師教不同色帶,這邊就是他一人化作身千億。

今天學員有從美國回台又剛升棕帶的美歸哥、黑帶阿伯、文青高瘦藍帶哥、紅帶姊妹檔、黃帶劍術弟、胖胖的認真弟、略帶煩惱的維特哥、坐不住的吳大才妹,這邊還沒上課就播放背景音樂,令人身心靈清新優雅。

在熱身和指導高色帶後,老師來教新手們護身倒法,這邊的護身倒法有很一致性的前置動作:(左膝在前的蹲著,然後先直接跪右膝再前跪左膝),像是前趴護身倒法就是先做此前置動作後,模擬骨牌直挺挺倒地般做前趴護身倒法,(小編覺得如果訓練我的手機熟練此倒法,手機螢幕會破了,回家後我一定在手機上貼兩隻手才妥當),老師說起一個故事,有人前跌倒地摔壞假牙和下巴。此前趴護身倒法在合氣道技法中可應用在一教的演練中,若是對方做我一教前方時,在將我手臂往下擰壓時,我的另一手臂須以前趴護身倒法方式保護自己。 此時吳大才妹居然用類似前滑行方式做本招,記者竟然得以近距離看到國家地理頻道的企鵝滑行英姿,實在不枉此行!

【維特哥的筆記】


〈前趴護身倒法〉‧前置動作後前趴,手掌到小臂成一線般一同趴地受力。


〈後方護身倒法〉‧眼看肚子,膝蓋未碰地的雙蹲為始,臀下滾座於後腳跟後地板,順勢後倒,雙手與身體成垂直之形往下拍地
註:雙腿不要抬太高,否則直接後滾就好
我註:以前協會系統都是手臂和下身成45度,我不懂手成90用意在那。

(側倒〉‧前置動作後往左前方側倒,眼依舊看肚子,側倒地時左臂與頭成45’,右掌似碰肚前地
我註:就似柔道香蕉皮側倒,但手臂和下身成45度

〈反覆側受身〉‧
雙腳向空中踢以抬臀,左右側受身


〈前受身的前置練習〉‧
1,後半滾鬆開後背
2,頭抵前滾翻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席拉] 印尼武術 (Silat) 在台中公園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中報導]

    周末的台中很多都是外勞或是新住民的聚會,而台中印尼武術的傳聞,早已經在武術圈和電視新聞傳聞已久,台北彩虹橋那邊的印尼武術團體,還曾經被民眾檢舉是ISIS在秘密操練恐怖任務呢。

   台中這邊的印尼武術,今兒個總算讓爺兒們開了眼界了呢,原來不用進中山公園,也不用辛苦找甚麼神密角落,他們就在人行道看的到的地方練習, 好大一片阿, 你要穿過他們的練功結界也需要相當的勇氣說。

 

[參訪席拉] 印尼武術 (Silat) 在台中公園

 

     周日的下午,遠看似乎分兩個班級在上課,上課方式好似台灣空手道的口令動作模式,然後還有包頭巾的女士練習,然後最邊邊應該就是老師兄級或是單純同鄉在觀看這樣!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訪漢留武學] 網紅水月談臺灣漢留武學理法課程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臺灣漢留武學理法課程】

         網紅水月多次參加武學書館那邊舉辦的活動,如果用管理學的 CRM 角度來看根本就是高忠誠度的顧客,如果你去逛武學書館時候,趁老闆心神不寧或是很忙時候〈又或是被喪身咬一口快變身時〉,問他認識水月嗎?他依舊堅定的說:『認識阿,他是屬於麻吉等級的顧客』〈說完變成喪屍追著你跑〉。


       水月這次參加的課程是『臺灣漢留武學理法課程』,以下簡稱理法課程,各位酸民千萬不要說甚麼要理髮就去理髮店的垃圾話,〈雖然說我在武林也是人稱垃圾話王〉。我們暫且用後空翻翻回主題,這理法呢,是常態性的課程,專門講國術中超級進階的東西,人家說以形練意還有以假練真,這些都太初階,這課程內容全部講『意』講『真』的東西。

 

 


【長安國小訪談​​​​​​​】

         於是呢,記者為了專訪水月,在 2017 年 5 月的某一個假日就約在長安國小裡面專訪,到了學校裡面,看到居然有武術教室耶,這是和磁場一樣的武學專訪相吸引嗎,就是俗話說的:『英雄惜英雄,武學惜武學』,看裡面的擺設,可能是訓練競賽套路拿獎牌當績效,給校董做年度考績評比用吧?本文就用武術教室的己的相片當插圖囉!

 

[個訪漢留武學] 網紅水月談臺灣漢留武學理法課程
 


【特別的名詞 & 概念​​​​​​​】

       水月提到主講人用了很多太極名詞,像是虛實或是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多不是原本的定義,而是借用名稱來解釋自己獨到理念,水月陸續講了玄之又玄的概念,像是『塌腰、上肢慣性調整、重力與形力、形的虛實與力的虛實、作用力與內應力、秤力與合力、摺疊、纏絲、∞字功、形整與力整、站樁、行樁』。


       其中的虛實概念實在令人讚賞,鄭子太極講到全虛全實,也就是虛步定式還有轉換時候,虛腳是可以靈活抬起不負擔任何體重的,當然陳氏太極拳的虛實不贊成多數步法都全虛全實,而是多虛少實,或是多實少虛,但是理法課程講的虛實完全跟這個無關,與其說是步法虛實不如說是意念的陰陽,理法是在敵我對戰當時,轉換虛實結構,以實擊虛。
 

      如果您老完全摸不著邊,我用最淺顯的話來說,你可以想像西遊記裡面的牛魔王本來是人型的時候,你用武士刀對付,當它變身為牛型時候,你可以用殺牛的牛刀對付,當然他跑去饒河街掛上『牛魔王牛排招牌』時,你就必須怒用牛排刀來壓壓驚了〈註明:這沒有業配蛤〉。小編寫到這邊,空氣中已經有武林耆老的怨念要我別再寫了,因為武學書館老闆說不定看到我洩漏太多商業機密,就要寄〈存證信函〉給我了,屆時整個武術版和我的粉粉們,就算幫再多QQ也是沒用了〈可能多來探監會比較實在〉。

[個訪漢留武學] 網紅水月談臺灣漢留武學理法課程

 


  【番外篇】

      小編參訪的時候,當然免不了網紅水月會作一些武術動作,可能都被學校的監視器錄影到,我們就看到遠處出現長安國小警衛,他拿著菲律賓魔杖出現,和他的朋友在示範菲律賓魔杖技巧,還要讓我們能看到才能顯現出武林人士間較勁的意味,小編先仔細觀察他的武器,依照小編豐富的參訪經驗,判斷的確是菲律賓魔杖長度無誤,果不其然警衛伯指著膝蓋部分打擊等技巧,小編作了結論,就是『警衛伯真的有親身學過,不過他老師絕不是Youtube先生』。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角力] UFC gym 林彥亨教練的角力課

[編號08的山林北怪記者 台北報導]
 

       編號08記者山林北怪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晚上,來到忠孝敦化站附近的UFC Gym參訪,角力課是在地下室的軟墊區,曾是國手的林教練,身材甚是精壯,他帶大家做熱身,接著做雙人體能,像是公主抱、double-leg抱、肩車扛人,還有背一個超級懶散的人,被背的人要很努力做到很標準的懶散說。

      今天課程是如何做好 double leg 的技巧,教練解釋如何專業的做出下潛動作,然後往前跪下前膝蓋,後腳再往前踏出。

       其次是肩車技巧 (Fireman Carry) —〈英勇消防隊員抬人秘技〉,而網路影片用同樣技巧輕易去扛起無意識者,讓你不怕不知道怎麼做功德。Fireman Carry 在台灣大家比較習慣用名詞,是以柔道名詞「肩車」稱之,我們可以由字面意思知道這是與〈肩膀〉和〈旋轉〉有關的摔法,這邊值得小編離題一提的是,由於奧運柔道祭出不能撈腳新規定,使得傳統〈抓腳式肩車〉回歸成為角力獨有特色。

       於是他們做單人練習是在拉臂後前腳踏出下潛,後腳往前踏出。在雙人練習部分要抓好腰部重心才好摔。
 

[參訪角力] UFC gym 林彥亨教練的角力課


臉書帳號 :UFC GYM Taiwan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更新: 2009, 12

空手道服 - 硬派暴走風 (3K, Kuso Karate Kimono)
把衣服弄這樣...真是....打敗 XDDD , 結合暴走 + 空手 + KUSO漫畫+ Cosplay的精華於一身的戰袍
如果能騎個哈雷型的重車加上暴走旗幟, 會更有氣勢
那個"弱點" 有個附註" 空手無先手", 但是...有"先腳"吧..先踹弱點再說  XDD
當事人頗低調, 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頗可惜 !!!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跆拳道服(圖)- 他們的道服風格有點像巴柔道服的感覺, 花花綠綠ㄉ, 只差沒有貼膏藥布那種徽章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柔術服(左圖)- 右邊的仁兄, 遠遠看還以為是穿七分袖的和服, 剛從日本料理店出來的咧 !!
該仁兄於當日 就"三省吾身", 如其留言般深悟髮型似老嫗, 次日看到他的髮型就很像左邊仁兄那種原子小金鋼的帥勁髮型, 算是廣告中的"橫鋼變麻豆"的創意變身, 以kuso角度來看卻有昨是今非之嘆  !!!

柔術服(右圖)-  Bo教練走頹廢風, Gi課穿破褲子, no-gi真的也穿破T-shirt.
Coach Bo's skills r so powerful that making some holes on pants roughly in gi class and that making some holes on T-shirt easily in No-gi class. just for fun ^^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怪怪的武術服裝-打擊武術類

柔道服(右圖)- 美國隊長COPLAY 快打炫風的龍

 


 

山林北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